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淮江段改扩建项目施工过程中,1万余名建设者冲锋一线、逆流而上,在平凡岗位闪光,于关键环节坚守,终将蓝图绘成美好现实。
这个端午假期,京沪高速江苏段车流涌动,交通运输忙。
随着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淮江段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作为江苏有史以来实施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京沪高速预计会实现1.2万辆的通行量扩容。
4年多施工过程中,1万余名建设者迎难而上、昼夜奋战,留下了一个个星光闪耀的奋进时刻。
以奋斗之姿,擎安全大旗
京沪高速改扩建的沂淮淮江段主通道,纵贯徐州、宿迁、淮安、扬州4市10县52个乡镇,沿途数个服务区等房建工程工作量巨大,全部交由京沪公司负责。
自改扩建指挥部房建工程处成立后,处长赵胜利就开始了与机器为伍、与图纸为伴的长线“作战”。点多线长面广,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与主体工程无缝衔接,保工期又保路畅,保质量又控经费?赵胜利主动与交建局、主体施工单位、设计等单位进行沟通,从细处入手,解决了施工界面及安全保畅问题。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从图纸和施工方案开始,赵胜利就反复研究打磨,预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提前构思解决方案。只要有时间,赵胜利一定会参加工地例会及各类专题会议。项目吃紧时,他在工地一线一待就是十来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赵胜利以身作则,擎起安全生产一面旗。在他的监督下,项目施工中的每种材料、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规范和图纸来完成。看着京沪高速再现潮水般的车流,赵胜利欣慰地笑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我们的工程一定经得起大家的检验。”
以冲锋号角,筑精品工程
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的1000多个日夜里,工程师张飞忙碌的身影常在施工现场出现。穿上反光背心,进入工作状态,在排查质量、品质风险上,他事无巨细,将毫厘精度确认妥善;在施工验收中,每项环节他都仔细推敲验证,把工程当做自己的孩子。
出于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无论是深夜的紧急电话,还是凌晨的支援请求,张飞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他管辖的项目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也排在前列。
施工现场之外,在张飞和同事努力下,施工管理方面也取得创新成果。借鉴省交建局经验的同时,他融合京沪公司现有规章制度,参与编制了一系列实用的改扩建相关制度,为之后江苏交控系统改扩建项目提供了成套可复制可借鉴的制度文件。
不仅于此,张飞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处室其他人员,组织、实施了近14亿元的招标采购工作;通过编制房建和机电工程总体实施计划、深化与省交建局主体工程实施进度对接,实现了主体、房建及机电工程施工界面无缝衔接。
随着一项项工程顺利落地,张飞力求让工程在多方面做到“比优质更优质”的愿望已经实现。
以笃行实干,护蓝图成真
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之时,桥梁、房建、机电、防护等工程交叉施工,千头万绪。这一体量巨大、总投资达310多亿元工程的背后,离不开指挥部计划合同处主要负责人张春荣的坚守。
当时,每个项目都面临着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的重重考验。计划合同处既要负责制订项目工程建设计划,还要倒推建设项目各关键节点完成前期手续及招投标工作时间,编制上报完成目标任务所需的建设资金需求计划。
对待这份工作,张春荣总是十分“苛刻”。计划合同处的工作复杂,容不得丝毫之差。对文件中的每个数字,张春荣习惯性反复核对,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确保“零失误”。面对大大小小各类项目同时推进的考验,张春荣从未退缩。
经过几年来岗位的历练,张春荣新添了不少白发。他探索招标采购管理新模式、推进招采程序标准化、促进合同管理规范化……为京沪改扩建工程的高质量完工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初大家守护的蓝图,一步步如期实现,化为如今的宽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