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袅袅,盘山而上,位于浙江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的陈家铺村距离县城18公里,房屋呈崖居式分布,海拔达850米,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这座建于悬崖峭壁之上的百年村落曾因山高路远,只留下几十位老人守在这里。如今,得益于“千万工程”,村落在活化保护的同时做好有机更新,网红书店、民宿茶社、文创工坊纷纷入驻,先后吸引工商资本投资逾1亿元,传统村落迎来新业态,百年老村焕发新生机。
在“今有光”乡村创意空间,来自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的王祥正在忙着给小店上新。创意空间内既有色彩明快的陶瓷器皿,也有原生态木质玩偶,还有以松阳元素为主题的创意手作。“我们这里汇集了国内20余所艺术院校师生的手工艺品,比如这件‘香气’,以《月亮与六便士》为创作灵感,上面的手工花来自中央美院研究生的设计,底座花瓶则是出自西安设计师之手。”王祥表示,把创意空间“搬”上山,不仅销量赛过杭州市区门店,还能在自然中汲取灵感,留下属于陈家铺村的记忆。据他介绍,目前店里85%的展品都是原创,今年暑期,迭代更新后,展品原创率将达到95%。
自“今有光”向前步行百米,被评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的先锋书店便映入眼帘。这家悬崖之上的书店于2018年落成,伴随着新书发布会、读者分享会、作家见面会等各类活动,陈家铺村因“最美书店”正式“出圈”,村民们也有了在“家门口”创业的信心。“扒猪栏、拆旱厕、修老屋”,73岁的村民鲍景根回忆起村里的“焕新之路”感触良多。“2014年,我们村入选了第三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在村委指导下,50多栋老屋开始修复。你看,这屋前屋后的花草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城里人来都举着手机、相机拍照片哩。”鲍景根指着门前的几盆多肉笑着说。
从山外跑回山内的还有年轻人。“我是土生土长的陈家铺村人,以前下山打工,现在回村了,就不走了。”在云夕餐厅做厨师的鲍朝强回村两年多,不仅为食客们带来地道的山里味道,还向游客们讲述着古老村落的历史故事。如今,陈家铺村已带动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书店、咖啡店、茶社、民宿等新业态“搬”进村里,让传统村落又焕发出新活力。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宛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