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绣花针,绣美了一座城,绣富了一方人。从跟着妈妈采桑叶到成长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从事苏绣事业已近40个年头。
四十年守正创新,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姚建萍四度夺得全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提出“绣随时代”理念,探索“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融针绣”风格,开创性地在上海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刺绣艺术展。
17岁那年,姚建萍学习苏绣。多位恩师口传心授,姚建萍心摹手追。1996年,历时8个月之久,她完成了人生第一幅伟人肖像双面绣作品《沉思——周恩来肖像》。《沉思——周恩来肖像》《吹箫引凤》参加中国(国际)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获两枚金奖。她探索原创设计的苏绣作品,实现了传统苏绣从内容、题材到形式上的创新性突破。开启了当代苏绣现实题材的创作,逐步探索形成“针融百家、绣随时代”的风格,用苏绣作为载体服务大国外交、连接世界友谊、反映美好生活、讲述中国故事。
2014年,赠送给墨西哥时任总统培尼亚的苏绣作品《培尼亚与里韦拉》、被白金汉宫收藏的《岁月如歌》、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锦绣河山》……每一件作品都出自姚建萍之手,她带领团队多次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苏绣作品,不仅获得了“国绣手”的美誉,她的团队也被外界评为“国礼团队”。
姚建萍对苏绣等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许多非遗技艺的学习成本很高,周期也很长,目前的产业链也不够完整,人才队伍培养也缺乏体系化。”为此,姚建萍这些年先后来到贵州、内蒙古、新疆等地传授技艺,还与高等院校合作推广苏绣技法。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门技艺,她建立了“姚绣”品牌,与知名品牌跨界合作,还在线上开启苏绣直播,推出数字非遗苏绣作品,让苏绣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更加关注和期待能加快推进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希望能够通过大会交流互鉴,保护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如何用非遗技艺讲好江苏故事、中国故事?姚建萍坦言道,苏绣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刺绣艺术代表。在一代又一代传承、创新、发展中,苏绣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与时代更加紧密相连。“我们有责任让苏绣更加与时俱进,不仅服务国家,更要助力乡村振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