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千里霜铺,鸿雁南归,天气转凉,一派深秋景象。
零露瀼瀼,遍插茱萸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露己寒,将为霜,寒意逼人,到了秋收收尾的时间。寒露前后是华南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遇低温危害,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这种气象灾害也被称为“寒露风”。此时,北方开始了冬小麦的播种工作,正如农谚所说,“寒露种小麦,种一碗,收一斗。”
寒露与重阳时间相近,降水骤减,浓云消退,人们时常登高望远。《风土记》记载:“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鬓,避恶气而御初寒。”重阳登高与寒露时节气温大幅走低相关。“急脱急着,胜如服药”。这段时间天气无常,有时候前一天炎热难耐,下一夜就寒冷刺骨了,人们要根据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深秋虽萧瑟,但也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稀疏的梧桐叶面挂着刚凝结的露珠,映射着满月清冷的光。“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棕色的蒹葭随秋风摇摆,雨落在杨柳上暮烟凝结。“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木芙蓉花盛开,远比春花还红,满山的枫叶为秋寒增添一抹暖意。
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寒露,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鸿雁来宾。此时,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作为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生物标识,在白露时,“鸿雁来”,到了寒露,则变为“鸿雁来宾”。从白露到寒露,鸿雁的迁飞工作陆续收尾。谚语说道:“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意思就是大雁在农历九月九之前都往南飞走了,而小燕在来年农历三月三前会飞回来。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在古人的印象里,时节交替,生命循环往复,一段生命结束后会以另外一种形态重新开始。深秋时节,天上的飞雁难见踪影,海边蛤蜊却多了起来。因为蛤蜊的纹路和颜色与雀鸟相似,古人便浪漫地以为是空中的雀化成了海边的蛤。
三候,菊有黄华。“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从金”,仲秋时分,露珠晶莹欲滴,金黄色的菊花遍地盛放。农历九月被称为“菊月”,菊花也叫“秋花”。其不畏风霜、坚毅顽强的品质备受国人称颂,与梅、兰、竹并誉为“四君子”。
“菊花原产中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观赏的菊花品种已不下于2万多个,赏菊、食菊、饮菊在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团队骨干管志勇介绍,“滁菊、杭白菊、贡菊、怀菊为四大饮用名菊,江苏射阳就是我国最大的白菊产区,当下数万亩白菊正孕育花蕾。饮用菊的花朵干制后,沸水冲泡就是菊花茶,有疏肝名目、清热解毒的显著功效。”
赏红叶,秋钓边,吃芝麻
金秋,枫叶慢慢染上红颜,寒露时候,还未红透,红绿交错,层层递进,去户外赏红叶别有一番风味。
张晋《天平枫林》
这幅张晋在1959年国庆前夕绘制的《天平枫林》正展现了这样的场景。远山以石绿推染,在山坳间两排房屋错落其中,树下小路上,三两行人悠然穿行,树叶由远及近,色彩变化微妙。
在江南地区,寒露还有“秋钓边”的习俗。气温快速下降后,鱼儿开始往水温更高的浅水处游去,“愿者上钩”更为容易。秋日午后,约上三两“钓友”,搬个马扎在湖边能有不小收获。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四时养生的说法,秋天人们应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在北方,便流行着“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八谷之中,惟此(芝麻)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为养生妙品。”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曾如此评价芝麻。芝麻有补肝肾、润肠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等。
图源:e观藏·每日一美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131):张晋《天平枫林》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徐春晖 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