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工匠|黄勇华:为300余艘海上巨轮保驾护航
VLCC超级油轮
“现已离港200海里,一切正常,可以开始海试!”浩瀚大海上,31.5万吨VLCC(超大型油轮)正在进行正式投入运营前的最后测试。31.5万吨的油轮是什么概念?其体量约等于一艘航母的3-5倍。
“80后”黄勇华带领通讯导航系统的数名组员,一同为船舶的安全行驶保驾护航,从2000年至今,他已参与建造300余艘的各类船舶,从一名布线技术工人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江苏大工匠”。
1980年,黄勇华出生在南通,在港口旁长大的他常常看到一艘艘巨轮驶进驶出,“这么大的船,要怎么在海上开?坐上这大船是什么感觉?”少年的脑袋里生出许多好奇与向往。
2010年,还在南通职业大学读电气自动化的黄勇华,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布线技术员实习生。
彼时,船舶设计图纸都是从国外引进全英版本,上面密密麻麻的专业词汇和名词缩写让不少新手打了退堂鼓,“虽然在学校也学了一些,但一开始真的是摸不着头脑,但我知道这是进入专业领域一定要过的门槛。”黄勇华没有退缩,不懂的词就圈出来逐个查询标注,有时还要向老师傅请教,方能把图纸和零件一一对应上。经过三年努力,他成长为部门里的技术小能手。
2004年,集团组织技术大比武,选手都是有着十年二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手”。“我觉得我也能行!”勤学善钻的黄勇华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毛遂自荐,一举夺得比赛第二名。
在船舶舾装阶段,排线接线、拉电缆……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到了夏天,船仓里温度高,穿着工装鞋在甲板上走,热度透过厚厚的胶底传到脚心,黄勇华和工友们却能苦中作乐。“有一次我们在甲板打了一个鸡蛋,十几秒就直接煎熟了,虽然很辛苦,但能跟兄弟们一起干活,还是觉得充满了干劲儿。”
见解独到、思路精准的黄勇华常常能最快发现系统中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业务水平过硬加上沟通能力强,2010年起黄勇华行代职场长职责,2014年被正式任命为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制造本部舾装部电装科船体职场长,成为全公司最年轻的,也是唯一一位“80”后职场长,负责保障船舶通讯导航系统。
通讯导航系统是一艘轮船的“眼睛”和“大脑”。行驶在汪洋大海上,目之所及皆为湛蓝。目的地在哪,要开到什么速度最节能,都依赖通讯导航系统,一旦哪里出了问题,巨轮就会失去方向,船员们的安全也会失去保障,黄勇华的工作就是为整艘轮船的安全保驾护航。
在一次整船系统调试中,团队发现一旦有强电流进入,就会有报警信号进入黑匣子,负责定位的罗经信号受到干扰成为了轮船的安全隐患。成千上万的零件,让老师傅们无从下手,连请来的外国工程师也没有发现问题所在。这时,黄勇华指出,“既然零件都没有问题,那会不会是距离的原因?”原来,在原始图纸上,VDR内接触器与芯片设计距离较近导致罗经的信号被干扰,这才让轮船没了“方向感”。
2017年,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开始建造国内首艘2万标箱集装箱船。由于此船为国内首制,且预定的舾装周期非常短,在中国乃至世界造船史上堪称绝无仅有。作为船舶电气的安装和调试方面现场总担当,他没有退缩,而是与设计、制造相关人员反复研讨,攻坚克难、呕心沥血打出一套组合拳,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随着船舶大型化、多功能化和节能化的发展,对船舶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2.4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正在建造,黄勇华继续探索新的领域,发觉有效的智能设备助力船舶绿色“智”造。“小时候梦想着能坐一坐巨轮,没想到现在能亲自参与建造三百多艘这样的轮船,为中国的船舶建造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