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射阳大地就是你们的家,中国到处都是你们的家……”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和舞美设计、专业演员的深情演绎,“强国复兴有我·十九烈士精神永流传”主题红色文化音乐情景剧《寻亲》,于8月16日在盐城市射阳县海河镇第十三届“必新”杯大学生奖学助学活动中成功首演。

地处射阳县西部的“盐关古镇”海河镇,因清乾隆年间曾在此增设关口,所以也被称作“小关子”。1944年,史方壮、徐盘友、孙龙祥等19名战士所在连队奉命在该镇塌港伏击日伪军,为主力转移争取时间,不幸壮烈牺牲。2023年,射阳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海河镇等多部门联合成立烈士寻根小组,跨省联动为无名烈士寻找生前所在部队,让19位烈士的英魂成功“归队”。《寻亲》正是围绕这一事件创作的红色音乐情景剧。

在首演过程中,生动的场景、感人的情节、唯美的音乐,让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海河镇党委书记刘德龙回忆起参与寻亲活动的始末,十分感慨:“牢记英烈光荣事迹、弘扬崇高精神,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缅怀。我们将大力宣传十九烈士的英勇事迹,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振兴在海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为传承烈士遗志,多年来,海河干群始终坚持发扬“乐善好施、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从2012年举办第一届“海河镇大学生奖励基金首发仪式”至今,奖学助学活动已经走到第十三个年头,共计发放200余万元爱心款,对约1500名海河籍学子给予了奖励和资助。2024年是19位烈士壮烈牺牲80周年,该镇以“且以青春赴山海 ‘河’你同行创未来”为主题,举办第十三届“必新”杯大学生奖学助学活动,为254名海河籍准大学生颁发奖学助学金24万余元,正式启动海河镇教育发展促进会,让这份爱心得以延续。
爱心故事“未完待续”,爱心队伍持续扩大。当地爱心企业有的表示将筹建助学计划,为学子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有的则表示要创办就业创业基地,鼓励学子返回故土、回馈家乡……据统计,全镇每年都有100多名爱心人士、30多家企业加入爱心队伍,奖学助学金也在逐年提升,从2012年的600元提高至2024年的3000元。
十三年暖心助力,十三年爱心传递,让无数家境贫寒的海河籍学子圆梦高校。爱心企业家、苏州市盐城商会名誉会长、盐城友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昌春正是奖学助学活动的发起人。对于这场延续十三年的爱心行动,他感到无比自豪:“希望学子们能够胸怀天下、尽情翱翔,学好本领、把好航向,报效国家、回报家乡。我们将不断丰富奖学助学活动内涵,更加关注困难学生的个性需求。”
“如今的海河,有芳春油菜芳香迷离,有夏令水稻蕴藏奇迹,有素秋菊花清香飘逸,有冬日暖阳每日洗礼。”“万丈高楼平地而起,梓里乡音入耳,倍感亲切,这里就是我的家乡!”……翻开《大美海河》微信公众号,学子们眼中的海河,早已不是当年“小关子”的模样,经济发展扶摇而上、丰收之景跃然眼前,连续十年获得射阳县高质量发展考核综合先进奖,成功“上榜”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正展现出现实模样。(周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