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研”途皆知识,“学”中悟成长。8月3日,盐城市射阳县特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盐城晚报小记者到桑乐田园开展“童眼里的新江苏——探蚕桑文化 享研学乐趣”文明实践活动,旨在透过文字、图片、实物的展示引领大家走进特庸种桑养蚕的历史,感悟和传承悠久的蚕桑文化。
“在进村入口处大家看到的王村的形象符号‘破茧成蝶’雕塑,是王村蚕桑产业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更是对特庸蚕桑文化的高度概括。”蚕桑文化园讲解员借助雕塑向大家解读了特庸的蚕桑文化。在蚕桑文化园展示馆,小记者们聆听解说、欣赏图片、触摸实物,围绕蚕桑文化进行互动。“蚕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从吃桑叶到吐丝结茧,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言‘春蚕到死丝方尽’,体现了一种执着与坚毅。”盐城市亭湖小学的学生倪艺萌听完讲解后感叹道。
“盗版书籍不仅质量差,还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在“绿书签伴我行”护苗故事分享环节,文化志愿者姚莉通过故事分享、交流互动等形式,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有害出版物和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危害,引导孩子们自觉远离“黄”“非”等文化垃圾,养成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同时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现场,来射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的北京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团成员耐心地向大家分享学习经验。同时,活动还安排体验互动环节,孩子们坐上小火车到萌宠乐园体验喂养小动物,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与友善。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了蚕桑文化,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热爱蚕桑文化的种子。下一步,特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充分利用本地蚕桑文化资源,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开展研学活动、文化活动等,在寓教于乐中增进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厚植文化传承发展的群众基础。(浦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