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6日盐城讯 党建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盐城市射阳县海河镇党委认真落实全市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6”政策文件精神,切实增强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巩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成效,赓续十八烈士红色血脉,努力绘就“党建红、集体强、百姓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抓党建强堡垒,锻造留得住的乡村振兴队伍
推动党建资源向基层倾斜、优秀人才向一线集聚,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
坚决扛稳政治责任。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统筹谋划发展布局、产业定位、推进措施,建立机关中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任职谈话必说、党建述职必讲、考核考察必提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督促各级党员干部既挂帅又出征。
织密建强基层组织。完善“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抓管带”组织体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以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带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家庭农场等党支部建设,辐射带动群众增收共富。
夯实基层人才支撑。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实施“百雁储备计划”,及时补充村(社区)书记后备人才库。通过“双招双引”活动、邮寄暖心礼包等方式,招引一批有“家乡情怀、农民情节”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抓项目促增收,发展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
依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紧扣各村特色资源禀赋,围绕种业经济、农旅融合和集体增收等做足文章、打造亮点。
一粒种子兴一个产业。聚焦种源自主可控,全力推进射阳大米集团与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培育选定“鹤香粳”系列专属种源,形成良种“育繁推服”全产业链体系,为射阳好大米提供品质保障。
一方水土润一个乡村。用足用好大米文化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四季果香现代农业园,推广以品牌效应、农旅融合、红色文化为引领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制定射阳大米农旅融合发展规划,打造集生产体验、农事科普、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农业精品体验线路。
一批项目富一个集体。深化镇、村、帮促单位三级联动,建成联建厂房、帮促冷库、黑山羊养殖场等一批示范引领项目,推动周边群众稳岗就业。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联动稻米加工企业,推进订单式种植,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
抓治理优服务,扮靓更宜居的乡村振兴颜值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具有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红色邻里共建共治。健全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展的“1+4+1”乡村治理体系。开展农村党员认领“微心愿”行动,精心设计“梨姑娘找婆家”“巧手编织致富梦”等志愿服务项目。
党群阵地便民利民。推动基层阵地提档升级,实施“快递进村、产品出村”行动,实现农村物流服务点建设全覆盖。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
和美乡村宜业宜居。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紧盯“全域示范”要求,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推动绿色发展,加强长效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实实在在、触手可及。(郜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