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0日盐城讯 一项智慧技术应用,让农产品增产又提质;一个平台,汇聚田间地头多种信息;一台电脑,农户可以在家销售农产品……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智慧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加快基地建设 提升承载能力
“我们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水产养殖、仓储、销售、物流等信息的采集、上传、分析等功能,并对各环节生产设备实现远程控制。”盐城鸿莱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小四说。
位于南洋镇才堂村的鸿莱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现有水产养殖基地4个,总面积964亩。2019年,鸿莱水产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当前年产量达416万斤,产值达749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河南、山东等地区。
随着产值的不断提升,近年来,鸿莱水产大手笔投入资金,进行了池塘养殖标准化宜机化建设,完善了进排水处理设施,并实施了尾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进一步构建了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的机械化生产体系。
“时代在进步,我们‘新农人’也要跟上。自从进行了机械化生产体系建设,我们的效率比以前提升了好几倍。”蒋小四介绍,公司投资开发了鸿莱数字渔场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对池塘生产水质、养殖环境等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智慧技术,让企业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亭湖区提升建设一批包括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类型的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和无人农场,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承载力。去年,该区新建数字农场2个,智慧农业园区1个。今年,该区加强数字赋能,夯实智慧农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覆盖,提升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生产自动化、可控化、智能化程度,持续加快智慧园区、智慧农场、智慧牧场和智慧渔场建设。
打造多元场景 实现数据共享
“公司采用高床养羊工艺,采用人工授精繁殖技术,配备自动撒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消毒等设备。”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祥介绍,“公司目前拥有10多项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湖羊养殖。”
乾宝牧业是亭湖区较早在养殖产业中引进数字化系统的“探路者”,该公司利用数字视频技术,对场区主要生产现场等进行全方位视频采集和监视,同时采用“电子耳标+手持扫描端+APP+PC端”相结合的方式,对种羊饲养实施全套数字化管理。
“利用电子耳标配套智能化手持终端,可实现对湖羊的生长发育、体貌特征、繁殖情况、体重性能等数据进行采集,为企业在养殖过程中精准施策和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王大祥说。
亭湖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是该区现代农业的“领头羊”。目前,园区已建成农业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羊角椒全产业链高效管理,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便民服务等各环节的深度应用。
“园区实现了各农业信息化系统与农业综合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以数字产业提升农业,以数字平台服务农民,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亭湖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国魁说。
近年来,亭湖区持续推进数据共享,进一步完善“亭农云”大数据平台、亭湖羊角椒单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重点打造农作物病虫害AI识别、“小田变大田”改革一张网、五化同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多个特色应用场景。
推进电商培育 致力数字赋能
“我们家的草鸡在林地散养,吃的是五谷杂粮,下的是生态营养蛋。”对着手机,亭湖区拥民草鸡场负责人钱拥明在直播间吆喝自家的草鸡蛋,“60枚草鸡蛋礼盒装,售价80元,顺丰包邮,破损包赔。”订单系统不时“滴滴”作响,直播收获了不少网友的捧场。
对钱拥明和妻子来说,直播卖货已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农活”。打开钱拥明的短视频平台店铺,可以看到他拍摄的多条视频。“通过镜头,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我们家草鸡的生活环境和饲养过程,收获顾客的信任,增加农产品的销量。”
在钱拥明看来,搭上“电商快车”,能让农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2014年,他开设第一个淘宝店铺“国谷蛋”;2019年,在苏宁平台创建了“中华特色亭湖馆”;2020年,参加江苏“县长来了”村播大会,开通抖音直播、苏宁直播等;2022年,“云闪付”平台仅半个月就销售77万元,随后逐年递增。“只要有空,我们夫妻俩都会直播。除了介绍产品,还和网友聊天,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的新风景和农民的新面貌。”钱拥明说。
一直以来,亭湖区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农产品网络直播带货,注重发挥人才在电商直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截至目前,该区有农产品网上营销主体181个、网店203个、地方特色馆1个,特色农产品达60余种。
亭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将持续深化“数商兴农”电商平台建设,通过社区团购、直采直供、直播带货等多元途径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同时,加强农村电商培训和本土人才培育,广泛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力争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额18亿元的目标。(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