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射阳县黄沙港镇洋中村居民胡芹:“痴老太”眼里只认她这“孙媳妇”
2024-05-27 16: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7日盐城讯 在盐城市射阳县黄沙港镇洋中村,有一个名叫胡芹的农村妇女,她带着孝心爱心和耐心细致服侍婆家患有老年痴呆的奶奶,让原本谁都管不了的老人只信任她一人,传递着浓浓的祖孙情。

1976年出生的胡芹从小就乖巧懂事,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一家人乐观向上、吃苦耐劳,日子也一天天变得好起来。初中毕业后,为减轻父母生活压力,帮助弟弟完成学业,胡芹毅然放弃就读高中以及可以集资进城当工人的机会,回到家中协助父母操持家务、耕种农田,后又搞起水产与家禽养殖。2001年,在媒人的介绍下,胡芹与同乡青年吴祥结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结婚前,胡芹就曾听说吴祥家里有个“痴奶奶”,但因没有什么接触,所以印象不深。在她嫁入吴家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才让她对这个“痴奶奶”有了真切的了解。

那是初春时节的一天清晨,“痴奶奶”不声不响离开家出去了。起先,家人也没在意,但等胡芹烧好中饭,再喊奶奶吃饭时哪还有她人影,一家人只得四处寻找,半天未果。

春日时短,转眼天已漆黑,空旷的滩涂上寒风阵阵。胡芹听人说早上曾在村北边遇到过“痴奶奶”,随即猜想奶奶是不是去了爷爷墓地?此时虽然胡芹心里有点犯怵,可焦急的她哪还顾上回去叫人,便自己找了过去。所谓村北边,其实就是一片没人家、没开垦的荒野滩地,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坟墓,平时白天都很少有人过去,更不要说是在漆黑的夜晚。但是好不容易得到的线索,胡芹哪肯轻易放弃,她只能壮着胆子一边走一边喊着“奶奶”。就在她快要接近墓地时,就听到不远处一小沟旁突然传出异样,胡芹忙停下脚步细看。“呀!真是奶奶……”胡芹激动地喊了起来,此时她已忘记了害怕,耐心地哄着奶奶回到了家。第二天,胡芹和吴祥带上奶奶到医院检查,确认除了患有难以治愈的老年痴呆,其他身体状况还算不错。

五年前,奶奶不慎在家中摔倒导致双腿骨折,虽经治疗但始终难以痊愈,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老人的儿子儿媳、姑娘女婿商量着轮流照顾,可老人又哭又骂不让他们靠近,唯独每次胡芹到了跟前,她脸上才会露出笑容。如此一来,胡芹只好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实际上,人到中年的胡芹也有自己生活和家庭,丈夫吴祥常年在外打工,儿子吴昊读书需要照应,自己还有10多亩农田需要耕种,但胡芹认为,奶奶既然认准了自己,就要把责任担起来。为便于就近照顾,胡芹把原先住在后院的老人,搬到靠近自己的朝阳大房间,夜里老人稍有什么动静,她能随时起来查看处理。

为了让老人增加营养,早日康复,胡琴隔三差五上街购买新鲜上市的野生黑鱼和猪爪回来,精心烹制后再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吃下。此外,胡芹还在自家院外专门养上草鸡下蛋,配上牛奶,保证老人营养充足。

走进老人的房间,不仅窗明几净、物品整洁,更没有什么异味。原来,胡芹每天都要给老人房间开窗通风,打扫卫生,拖地擦洗。夏秋时节,每天早上为老人擦洗身体,晚上给她洗澡换衣;冬春季节,她给老人三天洗一次热水澡,每晚用热水烫脚。有时老人因吃荤腥受凉,肠胃不调适导致大小便失禁,胡芹总是在第一时间给她清理换洗。

年初,胡芹的老公公吴桂海在工地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经医院治疗处理后回到家中养伤。由于丈夫吴祥还得出去打工挣钱,婆婆年龄大了做事力不从心,照顾公公日常起居和用药的担子自然也落在胡芹肩上。她每天变着花样购买营养丰富食材,做好后端到公公手上,当得知老人白天躺在房间里嫌憋屈,胡芹就特地买回长竹椅,每天将他搀出房间躺卧在临街客厅,随时能与过往乡邻打招呼、聊趣事。

胡芹,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撑起了一个向善向上、温馨和谐的文明家庭,谱写出了引领风尚、令人称颂的新时代家风赞歌。(郭开国 陈冬平 王荣)

标签:奶奶;老人;老年
责编:季昱希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