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0日盐城讯 5月11日至17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盐城市积极围绕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主题,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开展系列活动,全力筑牢防灾减灾群众基础,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共同筑牢防灾减灾的安全防线。
突出主题,提高思想认识。盐城市减灾办高度重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全民参与、凝聚合力。市减灾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进,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有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提高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共同携手防范各类灾害风险,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广泛动员,营造浓厚氛围。5月12日当天,盐城市减灾办举办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市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暨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线上开展网络直播,线下通过陈列展板、现场答疑、问诊义诊、有奖问答等形式,线上线下联动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等基本常识。活动现场,无人机、无人船、除颤仪、生命探测仪、应急照明设备等装备悉数亮相,共设置120余块展板,悬挂横幅50余条,接待群众6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有效增强社会公众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丰富内容,增强宣教成效。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盐城市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活动,通过公益广告、拍摄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专家讲座、知识竞赛、印发防灾减灾宣传手册、发送公益提示短信等形式,重点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电动车自燃、燃气泄漏、家庭火灾等常见、易发事故相关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让主动防灾、科学避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全面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宣教成效。
深入基层,提升减灾能力。围绕今年防灾减灾“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主题,盐城市减灾办牵头深入一线,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科普宣教活动,培育防灾减灾文化,普及自救互救基本常识和技能,使社会公众从“人人知防灾减灾”过渡到“人人讲安全”,做到“个个会应急”。同时,通过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向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推送防灾减灾知识,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契机完善社区防汛防洪软硬件建设。此外,联合盐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服务基层、残疾人关爱行动等活动,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针对学生、残疾人、孤寡老人等重点人群,强化汛期易发灾害防范知识宣传,确保极端天气发生前,预警传递及时、关心帮扶及时、避险转移及时。(马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