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9日盐城讯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关乎千家万户。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筑牢人民调解阵地,做实人民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解决在诉前,架起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党建引领,筑牢红色“风向标”。草庙镇坚持党建引领人民调解的理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业态。在全镇107个网格基础上,将党员干部、司法、法律顾问等力量纳入网格,成为红色网格志愿者,形成以老党员为标杆,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多元调解体系,充分依托网格群、法润民生群等平台,发挥老党员的优势,全面收集居民需求,常态化解答居民问题,确保发现苗头性问题能第一时间处理。
多元化解,构建绿色“防护网”。草庙镇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乡村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成立了以调解员牵头,融合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及五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的专班小组。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围绕人民调解受理范围、调解形式、调解程序等内容,采取镇村两级“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构建“多元参与、多元共治、多元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人民调解业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践行法治,铸造金色“平安盾”。草庙镇始终坚持以法治为抓手,扎实开展民法典、土地承包、禁毒、反诈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司法所联合派出所、宣传办、综治办等部门,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指导辖区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各类法律风险,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引导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准则,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矛盾,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自治强基,激发治理“源动力”。为保障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草庙镇积极践行发展“枫桥经验”,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积极推动“援法议事”纠纷化解机制,赋予基层一线人民调解法治力量,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新场村鹿鸣尚海小区居民较多,由于小区在前期建设时配套不到位,没有物业管理,小区一度出现环境卫生差、街面秩序乱、邻里纠纷多等现象。村“两委”主动介入,积极作为,成立了“红管家”援法议事会,在人大代表、社区法律顾问的指导协助下,村“两委”牵头通过选举组建了小区业委会,组织业主开展援法议事协商会,面对面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元参与、共同议事,最终落实了小区业主自治,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草庙镇将继续坚持法治为本,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切实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效能,做实人民调解工作,与村民群众合唱法治建设“幸福曲”。(何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