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射阳县四明镇:文化惠民暖人心 点亮群众新生活
2023-11-23 13: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23日盐城讯 文化进万家,惠民暖人心。近年来,盐城市射阳县四明镇注重发挥文化力量,不断完善和推进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文化项目,将接地气、暖民心的文艺节目和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乡村大喇叭、广场舞、戏曲、图书室、读报栏、电影等,随处可听可见,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点亮群众的幸福生活。

送戏下乡暖民心

“你为我花烛之夜安排生计到三更以后,妻为你开药铺搬家到苏州,妻为你盗仙草把昆仑奔走,妻为你战法海水漫金山头……”深秋的一天下午,在四明镇塘合村,一场大型淮戏《白蛇传》正在演出。台上演员演技精湛、唱腔婉转;台下戏迷聚精会神、掌声不断。

近年来,四明镇不断完善和推进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综合文化中心,各村都建有文化广场,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文化项目,多次邀请县淮剧团、杂技团等到村居演出;镇宣传办、文明实践所还以“我们的节日”等为契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编排歌舞、小品、朗诵等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有效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深入乡村、社区、校园、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约100场,惠及群众近万人次。

乡村喇叭好声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初露时,乡村大喇叭里《好日子》的音乐便随着各家各户升腾的炊烟,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盘旋回荡,整个村庄笼罩在喜庆祥和的气氛里。

一段音乐后,大喇叭里传出了熟悉的乡土乡音:“各位听众朋友,今天的自办节目内容有……”乡村喇叭具有传播的灵活性、便捷性、快速性,为此,四明镇23个村(社区)架设了近200只乡村喇叭,结合各个时间段的中心工作,适时调整宣传重点,营造浓厚的基层文化氛围,使宣传工作在农村地区覆盖面更广,受益群众更多。“我们这些老人不会玩手机,眼睛也不好,好多信息都接不到。现在好了,这喇叭一响,新闻热点、三农政策、秸秆禁烧、环境整治、当前农事、村规民约、相声戏曲等听起来太方便了。”塘东村的一位老大爷高兴地说。

农家书屋成村民“打卡地”

冬季来临,寒气逼人,却阻挡不住村民们的读书热情。在四明镇23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很多村民利用农闲之时,聚集在这里,读书看报,增长知识,不亦乐乎。

群众需求在哪里,农家书屋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为用好农家书屋,充实群众“文化粮仓”,四明镇23个村(社区)都成立了农家书屋,一般都在100平方米左右,虽说不大,但摆放的书籍可不少,内容涵盖政治、文化、科技、少儿等,采取“定期更新、不断添置”的方式,每年会对书籍进行更新流转,满足各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要。同时该镇还将全民阅读活动与传统节日、生活实践等深度融合,在农家书屋,可以参与手工体验、聆听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知识讲座,达到了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的。(卞星晨 张永成)

标签: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