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2日盐城讯 规模养殖场实现养殖废弃物零排放,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将全镇的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加工成有机肥为作物提供养料。变废为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路径在兴桥镇越走越宽。
盐城市射阳县兴桥镇共有养殖户58户,年生猪存栏1.05万头、家禽52.47万羽。该镇要求每个养殖户的畜禽粪污都做到应拖尽拖,真正实现变废为宝,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每天5点多,53岁的陈军开着粪污收集车,去往前一天晚上联系好的养鸡户家中。全封闭的车厢装足6吨半鸡粪,运往射阳县兴桥镇畜禽粪污处理中心。鸡粪先被倒入一个大池里,经过分离系统,再进行厌氧、有氧两级发酵,液体部分进入沼气罐发酵酶解,最后流入缓冲池。陈军从这里将沼液(一种液态有机肥)拉走,送往有需求的种植大户田头,而分离出的干物质最终成为高养分肥料。兴桥镇畜禽粪污处理中心负责人丁雨成介绍:“每天要处理畜禽粪污50吨以上,可形成3吨有机肥。1吨沼液相当于100公斤有机肥,一亩地只需追肥2吨至4吨,相比化肥,对生态环境更友好。”
据介绍,畜禽粪污的含水量在80%以上,对农业微生物发酵行业来说,含水量高是最让人担忧的事。而射阳将该项目定位为“肥水还田”,将经过处理的液态肥用于还田,让种养的关联更加科学紧密。如今,这些有机液态肥成了水稻种植大户的抢手货,纷纷签订绿色种养循环协议,为该镇的绿优基地创建奠定了基础。
兴桥镇通过高产创建、绿色防控、化肥减量,积极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依托兴桥镇畜禽粪污处理中心优势,鼓励种植户每亩增施1.6吨沼液肥,可以替代部分化肥用量,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使农业成本下降30元/亩,粮食价格提升0.02元/斤,产量增加53斤,每亩增收112.15元。
下一步,兴桥镇将持之以恒打好粪污处理攻坚战,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积极探路绿色种养、绿色发展新模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潘玉霞 代静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