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农垦新洋农场:林业自繁自育 撬开“美丽经济”门
2023-11-15 16: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15日盐城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立冬以来,气温下滑明显,苗木逐步进入休眠状态,然而依托双膜连体大棚,江苏农垦新洋农场林业公司容器苗基地塑料大棚内的苗木不再受寒冬和早春的冻害影响。在一期大棚内,苗木“土专家”梁亚洲正在黄金枸骨基地查看苗木长势,顺手修剪掉杂枝,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郁郁葱葱景象。

“可别小瞧这些苗木,都是一寸长的小苗培育成的,两年前拿回来一株成本不过一块多,现在每盆市场批发价20元,这里共4000多盆。前阵子基地刚出了一批大一点的苗,批发价80元一盆,这两年我们培育了8000多盆这样的苗,算起来批发价就60多万了,这还不算‘摇钱树’吗?”梁亚洲端起一盆黄金枸骨介绍说,苗木放在大棚内生长,可以每年比室外多生长3个月,加快了成品产出速度,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

有了黄金枸骨的成功尝试,结合近年来农场绿化工程内需增多,今年来,新洋林业公司继续利用容器苗基地优势,在栽培方式上大胆尝试,通过扦插培育,实现了自繁自育栽培技术新突破,譬如春季买进10株、每株5元的风车茉莉小苗,扦插出了3000多盆容器苗;外出参观带回的两株翠芦莉当年就自繁4000多盆,批发价8元一盆。此外,今年该公司还用好种子“芯片”,成功试种一串红、万寿菊、长春花等草花杯苗10万杯,减少了外购成本。尤其是长春花,经过双膜大棚温度调节以及技术人员的深耕细作,由一年生草花变成了两年生乃至多年生,只要温度适宜,就能保持花开不败。

面对开展自繁工作两年来取得的“赫赫战果”,新洋林业人深知任何成果不走向市场便称不上产品,他们在强化苗木生产的同时,聚焦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发展思路,对自繁品种进行造型改造,使原来的基础苗升级成了20多个容器苗新产品。原来5元一株的风车茉莉经过新洋林业人的巧手改造,组合成了风车茉莉塔、风车茉莉棒棒糖、网片绿篱等造型,待来年成型后便可进入市场,上市后三种产品单个批发价均能超百元。

回溯新洋苗木自繁发展成长线,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逐步走向成熟的“选择”之路,完美契合了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对标创新领先”“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工作要求。育苗已成为新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助推新洋林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目前农场绿化工程90%以上用的是我们的自繁品种,与此同时,我们正和苗木经纪人谈价格,只要价格合适就对外销售成型产品。集团党代会给我们明确了聚力改革创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方向,尽管有些苗木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凭借高于一般市场的优质产品和业已成熟的栽培经验,我相信我们的容器苗产品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对新洋容器苗产业的未来发展,新洋林业公司负责人高翔满怀信心。(邱玲娜)

标签:苗木;容器苗;林业
责编:张承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