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坚持法治建设为载体,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企业发展,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区各环节、全过程,努力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全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上台阶,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丰新实践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普法先行,唱响法治宣传“主旋律”
深入开展法治大丰港建设。持续落实港区“八五”普法规划,制定2023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扎实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推选和示范培训工作,在港区遴选出32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培训、考试、颁发证书和徽章等举措,以“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激活基层依法治理的“神经末梢”。继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利用好各个主题日,开展“法律七进”主题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各项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2场次,发放宣传单2600余份,发放宣传册650余本,3600余人受到教育。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全覆盖,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园区、村(居)服务站4个,业务内容涵盖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社区矫正、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今年以来已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213余次,举办普法宣传活动21场次。
主动作为,打好法治惠企“组合拳”
根据企业所涉不同问题和服务需求,联合政府法律顾问和大丰港法律服务所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指明处理问题的途径、给予风险防范的建议,营造更加法治化、优质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共发放法律服务卡256余张、宣传资料301余份,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32条。同时,在港区重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中,重点关注涉企合同类审查,充分发挥法治参谋作用,全面推进港区重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今年以来,共对港区201份交审材料进行了法治审核,提供专业性法律意见和建议123余条,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港区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
多措并举,筑牢和谐稳定“新防线”
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方式方法,创建“1+4”联合、“点片面”联动矛盾调解模式,推动人民调解向婚姻家庭、情感、邻里、宅基地、经济债务等方面延伸,始终把修复当事人受损社会关系放在突出位置。将12345热线、社会矛盾调解和信访工作三项联动,充分依托信访“三项机制”,发挥信访工作小组、法律顾问和港区调委会作用,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精准研判,找准切入点、契合点、发力点,提前介入、尽早化解,切实做好群众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做到矛盾纠纷排查一起、化解一起。提升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化解率,推动港区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减存量、防增量”。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3起,化解13起,办结率100%,真正做到问题不激化、调处有温度、矛盾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