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2日盐城讯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近日,走进盐城市射阳县新坍镇靠渔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清脆的读书声飘出窗外,精彩的课堂活动伴着皎洁的月光,形成一幅生动画面。
为丰富活跃群众的夜间文化生活,入夏以来,新坍镇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夜间模式”,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广场、公园等群众喜爱的夜间游玩场所,有序开展夜间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增添夏夜消暑纳凉好去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民阅读,全家总动员。“我们白天上班,暑假孩子只能跟爷爷奶奶在家看电视、玩手机,晚上想带他们出来又嫌热,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放了延时服务,孩子们在这看书,又凉快又有小朋友玩,真是太好了。”靠渔湾社区五组的王女士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夜晚是放松身心、学习充电的好时机。进一步丰富村民晚间文化活动内容,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新坍镇文明实践“夜”模式的目的所在。家长与孩子在农家书屋共同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亲子关系,丰富暑期夜生活。
露天电影,点亮夜生活。“快点快点,电影就要开始了!”初秋时节的晚上微风习习。夜幕降临,新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始了露天电影放映。“现在看露天电影的机会少了,带孩子们来一起回忆我们的童年记忆,这种氛围很好。”村民王先生带着一家老小前来观看电影,颇有感触地说道。在观看电影的休息间隙,志愿者不但贴心准备了矿泉水,还穿梭在人群当中为群众发放防范诈骗、燃气安全、文明城市创建等宣传资料。

民俗体验,传承文化魅力。“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夜幕下,射阳县新坍镇新坍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灯火通明,笑声不断。为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夜间文化生活,探索“文明实践+夜模式”,近日,新坍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实践+,点亮民俗文化夜”主题活动。生旦净末丑,五彩画人生。小小的脸谱里折射着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表示,通过亲手绘制脸谱,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了解了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性格的对应关系,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乡下的‘夜文化’很时髦,不比城里差。晚上到处亮堂堂的,热闹得很。我们天天变着花样,要么去广场健身,要么去书屋里看书,还可以去看文艺表演。”新潮村的刘奶奶开心地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下一步,新坍镇将深化拓展“夜”实践,不断丰富文明实践“夜间菜单”,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丰富多彩的夜间生活,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走心。(吕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