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盐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增强海洋产业竞争力
2023-02-06 14:19: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1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提出构建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打造产业升级转移承接高地,加强国际绿色经贸合作,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产业体系。盐城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目前,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等生态型产业已具规模,但盐城海洋经济仍存在着总体水平不高、布局不够合理、海洋科技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着力解决。

盐城海洋经济的不足

海洋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全市海洋经济规模不大,总量偏小,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贡献率都不高,与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相对于南通、连云港等江苏沿海城市,仍是发展洼地,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支撑作用难以体现;盐城沿海产业集聚度不高,海洋主要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的初级阶段,高价值产业链尚未形成,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差。比如,海洋渔业大而不强特征显著,海水淡化产业面临大规模产业化瓶颈,海工装备产业链短、竞争力弱,海洋生物医药仍处于前期培育阶段。

海洋经济布局仍待优化。全市海洋产业主要分布在以海港、渔港、临海开发区为依托的沿海地区,重点围绕港口建设带动沿海产业发展,但港产城一体化建设成效不够明显,港城规模和综合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对港口海洋经济支撑力不足。盐城市沿海与内陆地区联系度较弱,市内全域一体化程度不够高,没有将沿海发展放在全市沿海与内陆联动发展的大格局下谋划,港口辐射内地影响力有限,海陆分割现象比较突出,反过来也制约了港口进一步做大做强。

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全市海洋科技园区、海洋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不乏亮点,但数量不多、层次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孵化器功能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够理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涉海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少,发明专利拥有量较低,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能力有限。二是沿海经济区内的涉海企业处于各自为战局面,缺乏紧密分工协作,集群与协同效应不够显著。三是盐城市海洋科技人才,尤其是高水平海洋科技团队欠缺,海洋科技支撑体系薄弱,制约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水平。

盐城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方向

盐城市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方向确立依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盐城市海洋经济具有比较优势。发挥盐城市海洋经济现有产业基础以及沿海资源比较优势。二是结合省委给盐城沿海发展定位。盐城沿海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示范基地、世界一流钢铁产业基地,打造江苏沿海绿色转型典范。三是尊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自身规律。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海洋产业选择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沿海高质量发展需要。

盐城市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方向,聚焦四大产业:一是海上新能源。根据“3060双碳目标”,海上新能源产业围绕滩涂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大力推广“风电+”“光伏+”“风光+”等立体开发模式,拓展风光发电空间,力争“十四五”末,打造千亿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攻坚百亿重大项目,培育十亿企业集群。二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医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沿海绿色转型与发展的示范性产业,发挥盐城市海洋生物资源富集的自然优势,探索海洋生物资源的多层次、高值化利用,依托盐城市海洋生物产业园等重大载体集聚服务功能,以培育海洋生物医药企业为主体,以引进国内外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为抓手,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三是海洋工程装备。盐城市海洋工程装备注重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定位,海洋工程装备以海洋工程专用装备为核心,集聚整合专业园区、研发平台、龙头企业等资源,依托专业园区载体作用,发挥研发平台技术引领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和示范作用,重点发展海洋专用工程装备制造。四是滨海旅游业。滨海旅游业依托滨海地区岸线、湿地、海洋等特色空间,发挥世界自然遗产效应,整合盐田、滩涂、风光、文化、生态等滨海旅游资源,推进核心产品打造、精品景区建设、旅游市场推广和要素协调发展,培育滨海生态休闲旅游的盐城品牌。

盐城海洋经济的政策建议

加强海洋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盐城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科技,目前来看,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在盐城市海洋领域也不可避免,应尽快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支撑体系,促进海洋科技良性发展。一是加强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海洋科技发展关键是人才,一方面通过与市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引进,尤其是海洋科技团队引进。二是做好海洋科技制度顶层设计。通过制度激励各类主体,引领海洋科技内涵式发展。三是做好关键技术突破路线图。盐城市应尽快攻克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关键性技术,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做好关键性技术突破路线图。

做好海洋经济合理布局。以沿海港城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以特色小镇为补充,坚持“一港四区”联动发展,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围绕形成中小城市目标,丰富提升沿海港城综合功能,促进沿海港城形成有核心、有组团、有特色、有分工的发展模式,鼓励引导涉海产业向临海港城集聚,构建海洋经济服务中心。二是沿海与内陆协调发展。在全市沿海与内陆协调发展大格局下谋划海洋经济布局,做到港口有效辐射内陆,内陆反向支撑港口,形成海洋经济“点—线—面”全覆盖布局。

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加强海洋经济多元化金融支持。盐城市应尽快出台海洋经济发展专项引导基金,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根据盐城市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每个方向确立2至3家骨干企业,引导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知名度的龙头企业。二是海洋产业集群形成依靠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做好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专项支持。海洋经济主体涉及大中小企业,海洋产业投入产出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需要加大海洋经济主体多元化金融支持,构建好金融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发挥好政府性质担保机构在涉海企业中的融资担保作用。

培育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盐城市海洋经济发展路径需进行适当转向,两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一是技术创新主体由过去过多依靠科研院所转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长期路径依赖于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海洋技术有效转化率不高、应用性不强,形成大量沉没成本,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二是要打破“大树底下不长草”现象。从过去过多依赖国有企业向多元经济主体转变,民营企业主体明确、机制灵活、决策科学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把民营企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中坚力量。政府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做好服务,中心工作围绕民营企业转,培育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必然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活力。

注重“互联网+海洋”发展新模式,打造海洋科技共享平台。“互联网+”是未来发展趋势,盐城市海洋经济顺应时代发展浪潮,推动盐城市海洋产业逐步向智能生产、智能销售等新模式转变,注重“互联网+海洋”“大数据+海洋”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一批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共享平台,解决中小企业投入不足问题,提升中小企业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打造适应需求、高级的海洋技术产业体系。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具有“共性”与“差异性”。海洋科技共享平台最大程度解决海洋产业“共性”技术投入问题,增强海洋产业整体竞争力。

标签:
责编:吴冠文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