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奋楫争先 用“绿色钥匙”破题“碳路先锋”
2022-10-05 11:55:00  来源:智慧盐城  
1
听新闻

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生态是底色,产业是支撑,富民是根本。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盐城,积极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加快把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推动产业、城市、生态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努力把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破题之钥”。

秋风吹拂起丝丝涟漪,站在鹿鸣桥下,放眼望去,串场河水静静地流淌,水面波光粼粼,没有一丝的杂草,两岸的景观带,有健身步道、亲水平台和广场,相关的配套建筑还引入了盐城历史文化元素,真正建成了一条“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文兴”的生态景观带。

串场河风光带(新都路到南环路)两侧景观工程负责人 胡云森:

串场河两侧绿化带,我们有着严格的管控机制,现场有一百人左右,现在正在播种黑麦草,安排了专人养护、浇水。

串场河是盐城的“母亲河”。2019年,盐城市全面启动“三河”全域整治工作以来,对串场河全流域进行升级改造,沿河各责任主体遵循“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景则景,宜农则农”建设原则,挖掘城市文脉,推进水岸同治,重点实施岸线整治,河道疏浚清淤,污水截流,生态修复特色农业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了多个城中绿带、生态走廊、乡村景观农业片,让“千年母亲河”重新焕发青春。

盐城市住建局“三河”整治工作专班串场河督查组组长 张红晖:

围绕特色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公共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完善相邻县(市、区)之间的水域联巡联防联治协调机制,切实将串场河沿线建设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串场河整治是盐城市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盐城市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努力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用好生态“聚宝盆”,捧起绿色“金饭碗”。盐城市还始终坚持面朝大海、向海图强,努力将“空间大”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强”的现实优势。立足“双碳”目标,阜宁苏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效太阳电池片研发和生产,今年公司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步伐,其智能化太阳电池生产线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阜宁苏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宛正:

下半年截止到目前都是满产,预计销售订单排到四季度末,我们的主要产品就是单晶PERC,目前的产出在1天60万片左右。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盐城市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发展,实施“风电与光电立体布局、开发与制造联动发展”战略,逐步构建起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向海而生,生态而兴。展望未来,盐城全市上下将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建设制造强市,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省沿海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大型清洁燃煤火电项目,建设LNG储备基地。聚焦美丽内涵、顺应群众期盼、彰显盐城特色,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支撑,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高品质绿色幸福生活。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标签:盐城;发展;生态
责编:吕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