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头顶烈日忙 衣衫结盐霜
2022-08-19 15:08: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连续二十多天的高温预警和历史最高气温提示,让江苏这个夏天注定不同以往。路上行人匆匆,只想快点躲进空调房里。路过盐都区农科所的试验田,人们却看到一群人穿梭在水稻田间。

顶着高温,满头大汗,身上衣服没有一处干爽,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或记载试验数据,或去雄套袋,或配组授粉……他们就是盐都区农科所的水稻育种科研团队队员。

早上6点半,测温表上已经显示36℃,树叶纹丝不动,人站在试验田里,感觉喘不上气。为了不被烈日灼伤,育种人只能戴上宽大的草帽,穿上防晒衣,套上下水田的靴子。这一层额外的防护,更是加剧了闷热程度。

给水稻杂交穗套袋,是个细致活,需要用巧劲将水稻的花药弹出,但不能伤害到穗子的枝梗,然后套上杂交袋。套袋、配组、授粉一连串工作下来,已经是上午11点半,团队全员都像是蒸过桑拿,衣服跟泡过水似的。

下午4点,太阳依旧火辣,40℃以上的高温蒸烤着大地。育种人拿着剪刀和水壶,来到亲本圃。亲本圃设在塑料大棚中,里面的温度可想而知。进去10秒钟,豆大的汗滴就滚落下来,大家无暇顾及,立即到各自的点位进行水稻去雄工作。去雄操作单调枯燥,有人用手机放点舒缓的音乐,有人扯个话题讲个笑话,大家苦中作乐,一时也忘记了闷热和疲乏。

日头西斜,水稻去雄工作也接近尾声,这时水稻课题组的两位老同志站起了身,他们今年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好今年的新人。利用太阳落山前的时间,老同志要带着新人熟悉水稻育种材料,掌握各项数据的记载方法。走在田间,在交流和讨论中,新人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和技能。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水稻课题组一天的工作也结束了。走在他们身后,每个人的背上都是一层白色的盐霜。走近一点,听到他们正在讨论这几年水稻课题的成果:2020年至2022年是成果的集中爆发年,有盐粳15号成功申报超级稻品种,有盐两优1号、盐糯17、盐糯19、盐糯20四项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标签:水稻;去雄;农科所
责编:杨月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