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与涉海职能部门在盐城海域开展联合执法。
民警检查船舶相关证件。
□陈宇霆
7月19日上午9点,3艘联合巡逻执法船艇相继离泊,乘风破浪。铁甲之上,公安、海事、农业农村、水利、交通等涉海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数百名执法力量,共同赶往灌河水域开展巡航检查。
6月20日至7月20日,盐城警方牵头组织“净海清岸”第一阶段联合执法行动以来,针对“三无”船舶和非法停靠点以及涉海违法犯罪行为,聚力精准打击与面上清查、重点整治与强势挤压,共出动执法人员近千人次、船艇150余艘次,检查各类出海船舶2360余艘,排查发现“三无”船舶320余艘,现场整治安全隐患250余处。
严打涉海违法犯罪
6月30日,市公安局海防支队在滨海县滨海港大件码头成功捣毁一个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团伙,现场查扣冷藏运输车1辆,查获非法捕捞的水产品鲳鱼、梭子蟹等共计4000余斤,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盐城警方以“净海清岸”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涉海涉渔违法犯罪专项整治、破案攻坚。探索建立侦办涉海案件由市公安局海防支队牵头、多警种协同、各涉海部门联动的“1+N+N”合成作战机制,充分整合多部门优势手段、资源,坚持打现行、断链条、摧网络,形成高压态势、震慑效应,保障沿海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7月6日,抓获犯罪嫌疑人顾某等四人,使用禁用网具在禁捕期间在盐城市沿海地区非法捕捞鳗鱼苗11000余条。
7月8日,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制作简易泡浮船,在盐城市沿海地区进行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
……
“警官,我是来自首的。”在“净海清岸”专项行动强大声势下,6月22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周某迫于压力到东台市公安局主动投案,交代了其在禁捕期间使用禁用网具开展非法捕捞的行为。“净海清岸”专项行动期间,盐城警方共查处无证驾驶机动船舶案件2起,侦破非法捕捞案件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名,全市沿海治安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管控要素全部见底
盐城警方利用“净海清岸”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有利时机,同步部署开展出海船舶和人员信息采集会战,积极发动渔业村居干部、网格员、船管员等群防群治力量,通过民警登船采、村居协同采、船方自主报等多种方式,全面采集登记沿海重点企业、港口码头、船舶、人员等涉海治安要素信息,深化农业农村、海事等涉海部门数据共享交换,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现在渔船进出港报备真方便,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填写信息就好了。”盐城市射阳县黄沙港镇渔民张文胜对记者说。为强化涉海基础要素管控,盐城市公安局海防支队在“警网通”平台下自主研发增加涉海模块,同步推出移动互联网使用终端,渔民们只需要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即可轻松完成报备,极大提高了出海船舶和人员信息的采集效率以及准确性。
行动期间,采集登记出海船舶、船员等涉海要素信息4200余条、进出港报备信息800余条,推送预警信息312条,全面提升出海船舶和人员动态管控水平。
全面消除风险隐患
“‘三无’船舶我们通常是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相关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除了船舶本身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以外,船上的人员构成通常也很复杂,极易开展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三无’船舶不仅严重破坏了海上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扰乱了船舶管控秩序,更是严重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公安局海防支队海防基层基础大队负责人李栋说道。
行动期间,公安、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海事等涉海部门优化联动机制、加强信息互动、密切办案协作,通过码头清、岸上堵、港内查的方式,对盐城沿海水域内停靠的各类出海船舶及随船人员进行检查,针对发现的“三无”船舶一律依法严厉处置。同时,各部门抓住联合执法行动的有利时机,边“执法”边“释法”,向沿海群众宣传“三无船舶”清理整治的相关政策。
截至目前,排查发现“三无”船舶320余艘,集中拆解40余艘,发放宣传单900余份,悬挂横幅60余条,接受群众法律政策咨询1300余人次。
盐城警方将继续联合各涉海职能部门,持续开展“净海清岸”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精准发力、重拳出击,坚决破解“三无”船舶监管难、治理难、取缔难的问题,提高执法管理效能,构建沿海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