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1日盐城讯 7月13日20点50分,年度超级月亮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许多人正举着手机、相机记录这一美好时刻。
但在城市的一角,一辆载重20吨的卡车和一辆能起吊30吨货物的起重车从盐城人民南路北口驶入,停在了人民路菜场西门,一家牛羊肉批发部的门口。
批发部老板正端着盆蹲在门口洗脸,望着两辆几乎把道路完全堵住的车怔怔发懵。
“路很窄,车靠边”“栅栏先围起来”“把电瓶车移到上面”“问一下工程车到哪了”......配电运检班班长仇才胜一下车,就招呼众人做好准备工作。
当晚,应当地创文工作的安排,他们要拆除一根无人认领的废旧通讯电杆。起重车和托运电杆用的卡车提前赶来,而放置工器具的工程车则刚从几公里外的一处抢修现场出发。
“周老板,我们接到安排,今天来帮你把门口的‘蛀牙’拔掉”。
“啥?什么蛀牙啊?”
“哈哈,说笑的,就是把你家门前这根废旧线杆拆除掉。”
“原来是这样啊!这么晚了你们还要弄啊?”
“白天这里人来人往的,施工会耽误你们做生意。”
车贴边后,狭窄的人民南路空出了一段刚好够一车通过的道路,两名工人正站在道路两段引导车辆的进出。
9点15分,兜兜转转近小时的工程车姗姗来迟。这是一条单行道,道路前端、尾端都种有高大的梧桐树。“导航也摸不着我们这个地方,”老板说,“只有老盐城人才摸得到。”
拿着脚扣的操作员成桢和工作负责人沈金龙站在线杆下仔细打量着杆塔上的障碍物。杆子虽已经废弃,但附近一户居民把它作为自家电线接拉的一处“中转站”,需要一并处理。低处的通讯线和高处的劝业线之间只有约3米的距离,杆塔旁还紧挨着一根架设治安探头的3米高的金属杆,线杆的西边不足1米处就是两户人家,线杆的南边3米处是一根路灯。而吊车的吊臂直径足有40公分,作业空间极其有限。
“旁边有一组通讯线路,上面是10千伏的劝业线,吊车起吊的时候务必注意!”仇才胜出声提醒。
9点20分,在明确了工作任务后,成桢踩着脚扣踏上了线杆。线杆只有6米高。两脚、三脚、四脚,一脚一脚躲开各类障碍物,成桢气喘吁吁地到达预定位置。路灯照亮了他的脸,也照亮了下面的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以及围观路人。
“先把上面居民自搭的低压线取下来,”沈金龙大声地提醒,“注意手,小心生锈的横担。”
9点29分,成桢终于把杆上的障碍物全部清除,并将起重用的钢丝千斤绳扣牢固地缠绕在杆头。这时,起重车司机老施出场了。
伴随着起重机的轰鸣,硕大的吊车支腿缓缓撑起,吊臂徐徐抬高。
“再高一点,慢,慢,高,高......”虽然路灯明亮,但毕竟是夜晚,安全员倪根林还要照顾全场。轰鸣声掩盖了他的呐喊,他只好跑到老施的驾驶室旁。老施双眼紧盯吊钩,手上灵巧地运转操作杆。作为有着20年起重车驾龄的老司机,“铁杵绣花”的高超技术让他被同行称为“老师”。
9点34分,吊钩和杆塔上的千斤绳紧密连接。成桢迅速下到杆底,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铁锤,瞄准线杆根部,一锤!线杆纹丝未动。两锤!根部混凝土脱落!三锤!根部的钢筋露了出来!换个方向,第五锤下去,线杆轻轻摇晃!
“啊!”围观的群众里不知谁发出一声惊呼。
第六锤!线杆根部的混凝土已经全部被砸碎,十余根钢筋暴露在灯光下。
在切割机和齿轮剪刀的轮番攻势下,线杆很快失去了依靠,不住地摇晃。沈金龙眼疾手快,双手迅速抱住线杆底部,防止线杆失去平衡,四处碰撞。他弓下身子,把头埋在两臂之间,抹了一脸汗。
9点44分,吊钩缓慢下落。就在线杆顶部距离地面还有3米左右距离时,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停——”
在场的人原本要放下的心“蹭”的一下子又悬了起来。一直在监护此次工作的朱爱峰对成桢和沈金龙喊道:“杆头那边是不是有根线!检查一下!”
成桢立即上前查看,果然,在灯光的阴影之下,有一根极细的通讯线挂在半空中。沈金龙随即回到工程车上取来一根令克棒,轻轻地把通讯线拨开,给下落的电杆腾下空间。
9点48分,废旧杆塔安全落地,至此,这颗在人民南路上“蛀”了不知多久的“坏牙”终于被拔除了。围观的群众已经散了,老板关了门准备休息。众人又把杆头的废旧横担等零部件拆除,用砂石填充线杆洞,把地面打平......忙碌了约20分钟后,线杆被转移到卡车上,运往废旧物资仓库。(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