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6日盐城讯 近年来,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黄海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和镇党委各项要求,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找准抓牢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在黄海社区落地生根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抓思想铸魂,激扬振兴之志,建强引领发展“主心骨”
黄海社区通过“党建+”构建总支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互动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从提升“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入手,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以主题教育振奋精神。结合组织生活会、周例会、“两委”会等,邀请相关领导、专家作专题辅导,认真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文件,组织全体干部和党员代表到县内红色基地进行学习教育,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投入乡村振兴新征程。
以队伍建设赢得人心。从村务公开等具体细节入手抓班子、带队伍,对照市县关于村居小微权力清单要求规定,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向群众公开,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来“拍板”, “两委”班子成员主动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提高。全面落实党员微积分管理,有30多名有服务能力的无职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自觉冲在一线,落实防控措施,提供帮办服务。
以真情服务助推发展。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带领社区干部和15名志愿者参与疫情排查值班值守,对辖区内“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逐户登门排查、注册“场所码”。登门为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代购生活物资,安排1名副书记、2名志愿者负责陈洋高速口车辆登记接送,为集镇20家工业企业正常生产保驾护航。
抓产业培植,选准振兴之路,点燃兴业富民“加速器”
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就是要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全力兴主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规模大户带动的模式,共流转土地3200亩,种植中药材1100亩,消化吸收剩余劳动力102人,为集体增加经济积累40万元。社区年经营性收入突破70万元,累计化解集体债务近200万元。
着力补短板。发挥“党建+”作用,一名党员与一个低收入农户长期结对帮扶,利用农闲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帮助他们上项目,从而有效保证他们收入持续增长。
聚力强弱项。三年来,共拆除房屋233户,改善“四类”人群住房条件21户,建设百户规模农民新型社区,已有60户入住,社区基础设施按照“十有标准”全部配套到位。近两年新建成硬质路13.5公里,重抓生态整治,辖区内所有河道整治全覆盖、无死角,“五位一体”村庄垃圾收集体系正常运转。
抓基层治理,夯实振兴之基,画好乡风文明“同心圆”
黄海社区坚持资源下沉、依靠群众,推动“两委”班子履好职、尽好责,让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抓好网格梳理。发挥“党建+”优势,建立走访巡查制度,全社区共设党员网格42个,每个网格服务30-50户群众,网格长每周1次巡查走访,每月1次大排查走访,做到居民居住情况、人员信息、隐患矛盾“三清”。
抓好矛盾化解。辖区内一批老国企、大集体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为化解群众个性化的诉求,建立群众听证评议制度,社区连续3年成功创建“无访无诉村居”。
抓好民生实事。率先在全镇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书记工作室、“有事好商量”议事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场所,其中多功能会议室可容纳150人参加活动,让社区群众有集体归属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黄海社区将坚定不移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汇聚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吉宗明 王艳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