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记者 张扬)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江苏被赋予“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推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行时”系列报道,展现徐州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翠屏山街道位于云龙区东部,下辖三个涉农社区和四个城市社区,辖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翠屏山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力量,结合街道实际,不断释放基层治理叠加效应,推动和谐善治、幸福“绘翠”的社区环境。
党建引领,汇聚基层治理“精兵良将”
走进和平上东社区,曾经坑洼的路面已变得平整,崭新的健身器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电动车整齐有序地停放在指定区域……改变得益于和平上东社区党支部大力打造的“红色物业”模式。
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物业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工作体系,迅速响应居民诉求,解决小区居民“急难愁盼”。同时,社区联合小区物业设立党建活动室、党员先锋服务岗,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红色观影等活动,增强了居民对物业的信任和支持。

汇聚多方合力,持续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才能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把基层治理“末梢”变为服务群众“前哨”。翠屏山街道党工委大力推进“党建+网格化”治理工作,遴选多名党小组组长、楼栋长、物业工作人员、在职党员等担任网格员,锻造网格“精兵良将”,通过“引领+帮带”的模式,让楼栋文明住户带动帮助“后进”住户,推动组织触角深度延伸,全面夯实基层治理的“底盘”。
翠屏山街道党工委还积极发动“两新”群体、流动党员、老党员等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组建“星火骑手”志愿服务队、“云宝领航”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十余支队伍,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今年以来陆续解决了电动车智能充电桩等一系列群众的急难愁盼,将一张张“问题清单”变成“治理答卷”。
问题导向,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街道党工委不仅着眼于组织“有没有”,更致力于组织“强不强”,作用发挥“好不好”,以解决棘手问题为导向,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动力,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游乐场翻新了之后,我们家孩子再也不抱着手机了,天天要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一起玩。”紫金东郡二期居民王阿姨向紫金东郡社区党支部书记赵莉分享自己的喜悦。

此前,紫金东郡小区居民向社区反映更新小区儿童游乐设施的诉求,赵莉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核实并牵头召开居民会议。经过深入勘察,人大翠屏山街道工委决定针对助力“儿童成长”立项,联合物业及街道相关科室对儿童娱乐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为小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游乐场地。

针对诸如居住环境改善、邻里矛盾纠纷等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翠屏山街道因需而变、因地而为,针对邻里纠纷化解、困难群体帮扶等常见难点堵点,常态长效专项治理,精准精细分类施策,结合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开展“微治理”,确保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一老一小”群体,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愿景,街道借助云和社区“文苑”、紫金东郡社区“爱心暑托班”等平台,采取资源共享、融合共建、协调发展、聚力同行的措施,形成有效的家园社共建新模式。
文化赋能,激发基层治理“自治活力”
“红日升再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在云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艺达人”正跟着拍子练习合唱。
云飞社区住着不少退休老人,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高,对文化服务需求也逐渐上升。如何把这两者相结合?云飞社区探索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路径。社区利用现有资源,组建居民歌舞队,为群众搭建展示自我、丰富生活的平台场所。并在新社区积极打造舞蹈室、书画室等阵地,为居民的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一次次活动中,居民的认同感、责任感更加强烈、更可持续,变“被动”为“主动”,自觉投身到基层治理工作中。

同时,社区党组织积极发动“她力量”“五老志愿者”“文艺达人”等社会力量,统筹辖区居民的需求,提供资金、阵地、服务等资源,引领群众自治,组织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围绕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开展协商议事,推动资源上再集聚、力量上再整合、服务上再协同。
翠屏山街道党工委还依托法治公园、云龙区图书馆、回迁安置小区等各类场所,立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文艺汇演活动”“一米视角看社区”“邂逅七夕 爱在云龙”“唱响新时代 歌声满翠屏”等特色主题活动,切实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居民向心力、凝聚力。
云龙区翠屏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虎表示,街道将持续聚焦民生保障“小切口”,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激活“两企三新”红色动能,因地制宜擦亮特色品牌,以主动作为的姿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书写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翠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