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张扬)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江苏被赋予了“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推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行时”系列报道,展现徐州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黄山街道地处徐州市东部商圈中心地带,是新、老城区交汇处,辖区共56个小区,其中老旧小区多,小区人口密集、车辆停放难、消防隐患多、矛盾纠纷多,小区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诉求强烈。黄山街道实施“精网微格”工程,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将多元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真情真心 老旧小区“旧”地升温
梅园社区坝山公寓小区是一个有20余年房龄的老小区,4栋楼住着161户居民。小区在整治之前,外来车辆随意出入,车辆无序停放,居民曾多次因停车问题引发矛盾,报警、投诉现象不断。
破解停车难,急需马上办。为此,梅园社区党委书记李全莲多次召集由人大、政协、社区、物业组成的“倾听团”收集归纳总结居民意见建议,由协商民主议事会研究方案,再利用楼栋单元长通知征求居民意见,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努力将“民所呼”变为“我所应”。
历时两年多的整治改造,如今,这个房龄已近20年的老旧小区正焕发着新机,老街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拉家常,小区车主再也不用担心下班后车辆没处停,居民的生活品质也随之提高。
解决了停车难,上楼难又成了街道面临的新考题。民安社区云龙小区13号楼始建于1996年,距今已近28年,有住户76家,是徐州市为数不多的不带电梯的十层楼房。随着楼龄的增长,居民的岁数也在增长,居住在高层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上下楼愈发困难,加装电梯成了该栋楼内绝大多数居民的梦想。
黄山街道人大工委、民安社区党委以真情真心,解难点堵点,先后组织电梯加装民主协商议事会近20次,认真听取居民意见、解答疑惑、增强低层住户加装电梯的信心,冒严寒酷暑多方奔走,推进工作进程并最终募齐所需资金让项目顺利开工。
加装电梯让13号楼的居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楼栋是个大家庭。5楼一户的居民在春节前捐献大红灯笼,从一层一直悬挂到十层,烘托了浓浓的“大家”氛围;4楼一户的居民虽然近期要搬走,但仍然被大家齐心协力的氛围感染,加入加梯行列;6楼居民刘师傅自豪地说:“我住在这栋楼二十多年,感觉邻居越来越亲近,电梯安装好,相信我和老邻居们在这里的生活也将更美好”。
精网微格 新型社区“新”欣向荣
绿地南社区地处热闹繁华的云龙万达商圈,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此就业租住,人员构成复杂,社区管理难度较大。
“底数不清,社区服务的精细化就无从谈起。”绿地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梁玉叶介绍,社区充分发挥“精网微格”作用,把专兼职网格员、社区民警辅警、物业、消防等各方力量组织起来,先后排查了99栋楼276个单元,在掌握鲜活准确的人房数据基础上,创新实施社区人口、房屋“七色管理法”,对辖区人口、房屋属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口和房屋属性,一户一档实施动态管理。
新型小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社区工作黏合度较低。为了唤醒群众主体意识,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绿地南社区以100户为基本单元,将现有8个网格细分为38个微网格,广泛联系平时配合支持社区工作的退休党员、物业管理人员、楼栋长、志愿者等发展为微网格联络员,配合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网格巡查走访等工作。
“绿地南‘义警队’就是我们发展微网格联络员中的一批核心人员,队员由20余名退休党员、热心群众组成。”梁玉叶介绍,老同志们本身就住在这个小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基础好,德高望重,特别适合做调解工作,有的疑难纠纷他们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网格的“小平安”促进了社会的“大稳定”。
智治善治 大网格“格”出幸福
以前坑洼道路,如今平坦通途。名邸路北延段位于庆丰社区翰林花园小区南院和徐州医科大学中间,由于临近小区施工建设等原因被封堵,路上杂树丛生、失去通行功能,小区居民通行只能绕行。了解到这一问题后,黄山街道庆丰社区党委书记马云英立即组织寻访小组,通过多次实地走访和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推动道路整修,并最终在开学季前完成路面修整。
庆丰社区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小题大做”社区事,在提高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上加分赋能。面对社区“银发潮”,庆丰社区党委书记马云英多方联系,开设云龙区首家“社区食堂”,向独居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谈心抚慰、应急救助等亲情服务。为帮助“老漂族”融入新的社区生活和新的社交群体,社区链接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开展“情系桑榆夕阳红共建老年幸福圈”项目,通过日常帮扶、走访慰问、献爱心、送温暖、医疗服务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助老服务活动,共建老年幸福圈。
“善治”回应民生期许,“智治”打造数字社区。近年来,黄山街道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通过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改造低效落后的门禁系统,精准区分出入需求,综合采用刷卡电子门禁、人脸识别门禁、防尾随门禁等,规范出入管理,彻底改变以往敞开式、松散式的出入乱象。街道在社区精网微格工作站建立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将辖区内小学、幼儿园、物业、小区出入口等重点场所的监控全部接入工作站,24小时视频巡查,实现“一屏观辖区、一键管全网”,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大幅前置,打造社区治理的“智治”生态圈。
“基层工作不断面临新要求,带来新问题,提出新挑战,基层治理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黄山街道党工委负责人朱志超表示,街道作为党和政府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坚持走得勤、访得实、听期盼、解民忧,才能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压缩成为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