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走进坝山公寓小区,粉刷一新的墙面、规范有序的停车位、提档升级的充电桩,三三两两的老街坊聚在一起拉家常,一派温馨祥和。从脏乱小区到幸福家园,坝山公寓的蝶变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实干担当。
近年来,徐州市云龙区人大黄山街道工委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领题、破题、解题、结题,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中,以老旧小区改造、积水点整治、高架噪音消除等一件件惠民实事,精工细笔绘就亮丽的民生画卷。
“五个走进”深入基层,拓宽民声传递渠道
坝山公寓小区位于黄山街道梅园社区,建于2003年,长期无物业管理,小区矛盾频发,影响日常生活,居民改造意愿迫切。人大黄山街道工委主任耿政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要高度重视。”
为了摸准改造和治理的痛点难点,云龙区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李全莲牵头成立专题寻访小组,在小区搭起“流动办公桌”,面对面了解居民的所想所急所盼,为小区改造明确方向。
“小区多处墙面破损需要重新粉刷一下。”“小区缺少停车位,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专题寻访小组对收集上来的改造建议和群众需求进行梳理汇总,并邀请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多次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最终促成坝山公寓改造升级,曾经的脏乱小区变成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梅园社区“流动办公桌”既是社区和谐治理的支点,更是民生民愿的集中体现。自人大黄山街道工委开展代表进公园广场、进社区小区、进市场商超、进大中院校、进企事单位“五进”活动以来,先后涌现梅园社区“流动办公桌”、庆丰社区“单元会客厅”、育园社区“小板凳议民生”等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品牌,有效拓宽了听取民声的渠道,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的热情显著提振。

“双向衔接”为民解忧,民主监督质效跃升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进一步提升为民履职的速度、力度、效度,围绕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人大黄山街道工委积极探索“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模式,在黄山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设立检察工作室,凝聚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合力,一大批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以解决。
在探索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联动监督机制落地基层的过程中,人大黄山街道工委坚持把前期收集、整改跟进、长效常治作为衔接转化重点环节,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过选民接待日、“民呼我应”二维码、代表建议等途径,收集涉及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意见建议,在相关建议转化办理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驻站检察员共同开展视察调研,开展民主协商议事,定期督导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同向发力、协同推进。
在“代表+检察”双向发力下,亚东小区危墙整修、福苑花园西侧河道清淤、临近高架桥噪音污染消除,群众多年期盼终于照进现实,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一体发力的监督格局坚实稳固。
“四亮行动”架起桥梁,为民履职再谱新篇
民主实践平台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人大黄山街道工委围绕建设完善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巩固“家站点”联动机制,组织代表广泛开展“四亮”行动(选区单位“集中亮”、联系群众“挂牌亮”、线上线下“主动亮”、职责承诺“敢于亮”),充分发挥实践站点培训交流、理论宣讲、联系选民、协商议事、风采展示的一站式平台作用,以平台高标准建设推动代表高质量履职。
“这是‘民呼我应’二维码,居民可以把二维码保存在手机里,有问题直接在线上给人大代表留言,我现在一有空闲时间就要登录网站后台,查看新收到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答复、跟进。”云龙区人大代表、民安社区党委书记张栋在民安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介绍道。黄山街道现已建成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13个,均实现“民呼我应”二维码、代表身份、工作流程、活动制度、年度计划“上墙亮明”,并设置了代表接待室,全面激发了代表回“家”进“站”的积极性,先后解决了停车点增设、充电桩加装、架空层改造、老年群体送餐等一批辖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民主实践回应民声期盼,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
从“五进活动”到“四亮行动”,从老旧小区蝶变到生态环境保护,新时代黄山街道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坚定坚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果可观可感。人大黄山街道工委将牢牢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要求,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中,聚共识、惠民生、促和谐、助发展。(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