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温暖“医”瞬间,这场特殊“对白”太暖心
2024-08-02 17:35:00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感觉怎么样?”“不要紧张,我就在你身边。”“手术结束了,你很棒!”“今天想吃点啥?”……近日,徐州仁慈医院上演了一场温情的纸上“对白”。

“冰冷”手术室里那一抹最温暖的光

35岁的小闫(化名)是一名先天聋哑人,工作时遭遇意外,左手严重外伤伴有骨折,工友立即将其送往徐州仁慈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主任郑大伟接诊后,紧急为其开通了手术绿色通道。

就在郑大伟主任、魏英华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即将为小闫开展手术时,魏英华医生发现躺在手术床上的小闫特别紧张和敏感。

“当时他的眼神好像在问我,手术成功率大吗?手指能保住吗?麻醉之后,是不是就不省人事了……” 手术需要医生、患者之间相互配合,过于紧张无疑不利于术前准备和术中病情的观察。以往帮助患者消除不安与恐惧,魏英华医生都是用言语进行安抚,但这一次着实有点棘手。

在手术室与小闫交流中,魏英华医生灵机一动,拿起一张白纸,写下“打麻醉的时候人不能动,有一点感觉是正常的。”“不要紧张,我就在你身边。”“感觉怎么样?”慢慢地,小闫情绪稳定下来,麻醉顺利进行。

“骨折复位+血管”、神经修复是徐州仁慈医院常规开展的手术之一,但这一次,医护团队术中细心地观察着小闫的面部表情变化,魏英华医生时不时用文字、肢体动作给予小闫鼓舞和安慰。一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小闫受伤的指尖原本已苍白发冷,现在逐渐有了血色,成活的概率极大。

术后,魏英华医生每天前往病房查看小闫的恢复情况,对他提出的疑问进行了一一解答。护理人员同样也给予了小闫家人般的关爱,交流的内容写了一摞纸。因小闫夫妻俩同为聋哑人,出院前,为更好地提供术后康复指导,魏英华医生更是和小闫互加为微信好友,方便沟通。

“多听一句,多站一会儿,多一点耐心,多一句安慰……医护人文关怀多一些,患者的焦虑就少一些。”这是郑大伟主任和同事们经常分享的医患关系“秘籍”。

时而施以妙手回春之术,常常给予温暖关怀,永远传递希望与慰藉。精湛医术,优质服务,彼此信赖,医患之路静待花开。(李世义)

标签:
责编:袁俊华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