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初夏时节,随着白天的热浪退去,夜间逐渐成为人们活跃时段。为延伸夜间文化资源供给,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全力推进文明实践“夜模式”2.0版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各社区实践点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夜校点亮知识之光
“国画之美,美在意境。通过用墨的浓淡、变化,展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日前,汉风街道蝶梦社区青年学习社内,一堂国画课正精彩开讲。虽然天色已晚,但这里仍座无虚席,附近的年轻人下了班赶来,开启“学艺”之旅。为更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蝶梦社区聚焦辖区青年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开设社区“青春夜校”公益课堂,定制专属“充电套餐”,以满足青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社区夜校课程设置采用“6+1”模式,根据固定课程特点,多为小班制教学,首批招收学员93名。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开展以来,汉风街道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开拓夜间文化学习空间,在多个社区开设文化夜校,为居民提升学习技能、开发兴趣爱好提供更优质的环境与平台。
汉风街道汉城社区深入调研全职妈妈们的实际需求,联合社区“家门口妈妈岗”项目创设了社区特色志愿品牌“汉城芳华夜校”,为辖区全职妈妈开设公益课堂。公益课堂涵盖了硬笔书法、八段锦等多种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备的课程。每个工作日的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满社区,“汉城芳华夜校”便开启了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
“自从参加了夜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以前每天都是围着孩子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夜校时间,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整个人都焕发了新的活力。”学员李女士说。
非遗市集传递文明新风
“漆扇是基于江苏非遗大漆工艺创制的工艺形式,这种以水为媒、图案天成的扇面制作过程,是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近日,由汉风街道办事处主办,蝶梦社区、汉城社区等承办的“体验非遗漆扇 共创文明新风”主题亲子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一把把形状各异的白色木柄扇排列整齐,以书法字体写出的“弘扬文明新风”“文明伴我同行”等标语在扇面格外醒目。只见漆扇制作老师在水盆中滴入2-3色漆液,手把手进行指导,家长和孩子们在观赏与动手实践中,对漆扇技艺更加了解,在相互礼让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文明之美。
汉风街道积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兴趣支点,结合非遗技艺等实境体验,推出非遗集市类主题活动。在六一、端午等节日活动中,设立手工非遗体验区,展示草编、糖画、香包、泥人等非遗技艺,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得到传承,寓教于乐间促进辖区居民提升文明素养。

文艺演出秀出时代风采
汉风街道太行路社区以文艺表演活动为载体,鼓励居民以自主创编的形式参与社区活动规划,激发群众文艺创作的内生力量,进一步增进社区邻里情。6月中旬,由居民群众独立组织完成的文艺汇演在社区腰鼓队激昂的鼓声中拉开了序幕,舞蹈《夏荷风舞》、快板书《奇袭白虎团》等20多个节目轮番登台,赢得了在场居民的阵阵掌声。
太行路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社区居民和文艺骨干自己策划编导的演出,效果超乎预期。此次汇演不仅为小区居民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更搭建了一座邻里之间沟通、协作的桥梁,未来我们将加大力量支持群众主导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居民参与度,提升社区凝聚力。

下一步,汉风街道将持续优化阵地优势,拓展活动资源,丰富“夜模式”举办形式,提升文明实践活动品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文化”推动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周燊婷 王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