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云龙汉风: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激活楼宇经济“一池春水”
2024-07-01 16:14:00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今年以来,徐州市云龙区以市委基层党建“攻坚突破年”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开展基层党建质效提升行动,建立健全产业链党建“1234”工作机制,落细落实产业链党建联盟主题活动日运行制度,助推产业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实现新突破。

云龙区汉风街道党工委聚焦区域产业集群特点和分布,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组织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争当“三个中心”建设排头兵,助推金融集聚区“343”创新产业集群培育提升。

组织建“链”,一体带动产业链融合提升

汉风街道作为云龙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板块,辖区建成使用高端商务楼宇27座,入驻企业达1000余家,税收超千万元楼宇10余座,其中2座楼宇实现税收过亿元。近年来,汉风街道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在云龙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创新培育“红色风向标”楼宇经济产业链党建联盟,打破楼宇企业壁垒,助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汉风街道党工委坚持以楼聚产业、以楼聚企业、以楼聚人才,充分整合辖区楼宇阵地资源,在淮海金融大厦设立“红色风向标”楼宇经济产业链党建联盟中心站,打造亿元楼宇“风向标”,下设绿地蓝海、绿地领海、永嘉新城、美的广场、绿地缤纷城5个“红色风向标”楼宇党建分站,推动打造“1心5站”楼宇党建服务矩阵。

为全力构建联盟党建横向连接、楼宇党组织纵向打通的全新工作格局,云龙区委组织部积极链接各职能部门单位,通过党建红色链条把主管部门、上下游企业、服务单位、属地街道等各类主体串联起来,形成“楼宇协商自治、行业聚力联治、街区共建共治”的商圈楼宇党建新模式。

服务强“链”,全面塑造产业链优质生态

“建成服务阵地,健全工作机制后,如何更好服务链上企业,是我们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通过选派专员、规范主题活动日等举措,持续激活楼宇经济产业链‘一池春水’。”汉风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绿地商务城蓝海、淮海金融大厦等内部“楼宇社区”服务平台,汉风街道党工委组织楼宇专员到一线办公,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代办、绿色审批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对接链上企业发展需要,动态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形成组织共建、产业互联、资源共享的链上发展新路径。

在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汉风街道党工委创新构建“党建+金融”服务新模式,联合南京银行徐州云龙支行设立“社区金融之家”,聘请15名社区金融网格员、金融联络员、金融宣传员,共同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截至目前,先后9次走进赛科工场创新中心、徐州康得思酒店等企业,梳理服务事项27条,为促进社企融合、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红色教育、联席会议、产业互助等形式,蝶梦社区党委携手辖区产业链党建联盟企业开展党员知识竞赛活动,昆仑社区党委联合优家民生、久艾堂中医诊所等20余家链上企业开展公益集市,通过定期开展先锋学习类、政策服务类、技能提升类、志愿公益类、健康休闲类等活动,产业链党建联盟主题活动日不断规范,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人才兴“链”,加速集聚产业链发展资源

拼经济就是拼人才,强产业首先要强人才。汉风街道依托楼宇经济产业链党建联盟共建共享平台优势,构建“人才-党员”双向培育体系,将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推荐进企业,实现党建带动企业发展。

一方面,精准对接楼宇企业需求。立足企业实际,下沉一线开展人才政策宣讲工作,定期组织人才交流论坛、理论学习分享会、业务拓展培训等育才活动,持续推动链内企业间破除壁垒,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让更多企业党员成为业务能手,让更多职场骨干成为红色新生力量。

另一方面,统筹楼宇专职党建人才资源。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培育企业专职党建人才30余人,培养3名初中高级党务工作者,选聘2名党工建指导员常态化走访指导,不断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构建“区街企”三级培训体系,邀请明腾物业、三味图书等23家企业党组织,定期参加“红色沙龙”、党建微论坛等活动,通过先进企业党建经验分享,畅通政企之间沟通交流,为产业链发展贡献更多人才力量。

下一步,汉风街道党工委将持之以恒抓好楼宇经济产业链培育工作,大力推动把堡垒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真正实现党建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袁龙旭)

标签:
责编:袁俊华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