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近年来,徐州市鼓楼区牌楼街道持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探索“三四五”工作法,打造“牌爱童盟,守护成长”特色品牌,纵深推进困境儿童保护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保护、关爱、温暖的贴心服务。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争创省级未保示范站
在牌楼辖区内,新启用的未成年保护站(以下简称“未保站”)面积约380平方米,配备了团体辅导室、个案辅导室、办公室、档案室、团体活动室、多功能室等设施,地理位置优越,附近儿童娱乐设施、中小学、幼儿园集聚,人口相对集中,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了优质周到的贴心服务。
截至目前,牌楼街道未保站共组织开展6类多元立体化服务活动120余次,成功与辖区内200多名家长建立初步关系,为超过500人次的未成年人带去温暖与关爱;累计为49名困境未成年人全覆盖建档,开展个案跟进3名,结案1名,总跟进管理服务超100余次。
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开创“三四五”工作法
聚焦“三”个一,建立一套工作服务机制,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制定一份工作清单。牌楼街道探索建立“四”色风险防控体系,将辖区所有儿童分为“红、黄、蓝、绿”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级别的困境儿童提供特殊保护和精准关爱。携手“五”类志愿联盟,对接基础教育服务、法律维权服务、卫生健康服务、艺术科技服务、爱心企业5类79家志愿联盟。
依托“三四五”工作法,牌楼街道未保站充分发挥枢纽型平台作用,联合“牌爱童盟”各单位力量,面向辖区未成年人提供政策咨询、身心健康、文体娱乐、安全法制、学业帮扶、家庭教育指导、个案跟进、困境帮扶、危机干预等日常服务,定期开展的各类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服务,围绕儿童成长需求,构建健康友好的社会成长环境,推动形成“政府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筑牢社区“全”阵地,打通未保服务“最后一米
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居民群体最熟悉、接触最多的人,充分发挥工作便捷的优势,定期针对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开展上门普法,强调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育儿水平。
此外,辖区8个社区利用“学雷锋”、“儿童节”等特殊节日开展多样活动,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平台,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们的文明素养;建好用活法治文化阵地,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治元素与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等载体相结合,在社区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材料等。
下一步,牌楼街道未保站将继续深入挖掘并联动各方面资源,积极推动全辖区更广泛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群体,合力呵护广大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李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