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睢宁:“麦客驿站”爱心浓 细微之处见真情
2024-06-09 09:19:00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赵鹏)睢宁县李集镇大周村有一个不足400平方米的村委会大院,院不大,名气却不小。外来机手们给它起了个“麦客驿站”的雅号,村民们则亲切地称之为“爱心小院”。

“睢宁好人”王素侠(左)为“麦客驿站”送绿豆茶

麦收前夕,李集镇大周村党总支通过“村民议事”,决定将居委会大院给村民使用,新安装了一个自来水龙头,方便外来机手们洗衣做饭,购置了一整套车辆清洗设备,帮助机手们晚上回来及时清理农机。同时将活动板房里安装上空调和热水茶壶,为机手们免费提供热水和休息的地方。村里的“睢宁好人”王素侠也到这里当起了“义工”,把从家里烧好的绿豆茶带来给机手们免费食用。

“在这里,俺有了回家的感觉。”来自安徽蚌埠的46岁老机手房建会介绍说,五天前,他和10多位好伙伴组团“北上”,其他人选择继续拓展新的麦田,房建会则带着四部收割机,在大周“安营扎寨”,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邻近所有麦田收割完毕。“事虽小,却充分体现出睢宁人有情有爱、热情好客的情怀。”提到“异乡”的“便民举措”,房建会深有感触。

“爱心小院”外景一角

受惠的不仅是“麦客”,还有大周村里的村民。73岁的庄宗礼房屋拆迁,收下的粮食无法晾晒,而今,他的2亩多小麦从收割机直接卸到了“爱心小院”,安心从事别的农活,在邻近值守的志愿者们休息时顺便帮着他晾晒归拢,送到他的新家里。67岁的李世发连收获的400多斤油菜也送到了“爱心小院”晾晒。

大周村志愿者检查“驿站”中药品保质期

外来“麦客”的“加盟”,不仅加快了大周村冬小麦的收割进度,更提升了村民们团结互助。大周村党总支书记周勇介绍说:“到6月6日晚,村里4800多亩小麦已收割4160多亩,三夏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抗旱抢种之中,许多村民主动申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外来麦客‘后勤团’的朱璐璐也在工作之余,帮助我们义务巡逻值守。”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户,只要村里一句话,我们会第一时间免费为他们收割。”34岁的朱璐璐郑重打下了包票。

标签:
责编:袁俊华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