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举行建校11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
2024-06-02 10: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李居铭)6月1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庆祝建校11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在南湖校区力行楼明德礼堂举行,两院院士、海外专家学者、徐州市领导、校友嘉宾、学校老领导、现任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校友代表等齐聚一堂,回望光辉奋进路,共畅发展新愿景。

本次创新发展大会以“开放、创新、共赢”为主题,回顾发展历程,展望美好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作为行业特色高等教育国家队,如何定位矿大所处的方位与坐标、审视矿大人的使命与责任,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学校和每一个矿大人必须直面并回答的重大课题。”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在报告中回顾了学校115年来的办学历史和奋斗之路,号召全体矿大人牢记“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的神圣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在校学生代表、孙越崎学院2020级本科生陈硕讲述了自己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矿大精神的激励下,4年求学生涯的成长和收获,表示将接过旗帜、传承薪火,扎根安全工程领域,努力成长为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代表、化工学院董良教授回忆起他在矿大从本科、硕士、博士到留校任教的18年学习工作时光,表示将和全体教师牢树“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产教融合、科创育人,努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建设能源强国新征程上勇于担当作为。校友代表、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康红普院士表示正是母校与老师的点滴培养,鼓舞着他一直致力于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助力推动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进步。

会上举行了市校新一轮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徐州市副市长刘景和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李强上台签约。徐州市市长王剑锋在讲话中表示,矿大与徐州携手并肩、双向奔赴,助推徐州从资源型城市向产业强市大步迈进,形成了校地融合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徐州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矿大“双一流”建设,全面落实新一轮共建协议,进一步完善校地合作机制,为学校发展做好全方位保障,打造名校名城融合发展的典范。

院士主旨报告环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教授作了题为《土木工程学科的伟大、飞跃和转型》的主旨报告。钱院士从土木工程学科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土木工程学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土木工程学科的四次飞跃发展以及今后转型发展的前景,对学校学科专业的调整、科研范式的改变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学校53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教授作了题为《涵养科学精神,领悟工程哲学,科学世界无限可能——能源革命与汽车革命新征程》的主旨报告。陈清泉院士深入探讨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分析了能源革命、汽车革命、“四网四流”融合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创新技术和未来趋势。他表示,毕业至今六十多年,是矿大精神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祝愿母校在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奔腾向前。

学校的老校长,学校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教授作了《院士学术再创业》的主旨报告。谢和平院士回顾了在矿大学习、工作和成长的难忘经历,对母校的悉心培养表达了感恩之情。他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在海水制氢、地热发电、近零排放煤炭发电、深地深海深空保真取芯探矿新技术等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展现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对学校学科发展及科技创新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指委主任、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副理事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跃民教授作了《中国矿业大学学科发展思考》的主旨报告。赵跃民院士详细介绍了学校学科历史沿革、现状、发展机遇与挑战、学科建设规划,重点介绍了学校矿物加工学科发展,以及当前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强本拓新发展的思路。

校庆既是学校回顾传统、总结经验的重要时刻,也是学校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的新起点。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在主持大会中表示,学校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良性循环,不断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自信的担当、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加快推进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矿大人新的更大贡献。(供图:张驰 孙璐)

标签:
责编:郭玲玲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