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睢宁:东西协作消费帮扶,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双向奔赴”
2024-05-29 15: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睢轩 张思考) 5月12日下午,一辆“青G”车牌的货车从徐淮高速梁集出口,缓缓驶入睢宁。三天前,货车司机扎西江才和同伴载着牦牛肉、咖啡、奶茶、冬虫夏草等货物,从青海玉树治多县出发,行驶近3000多公里,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睢宁。

对口帮扶,青海运来了一车“稀罕物”

治多是长江发源地,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称,平均海拔约4500米,畜牧业为其支柱产业。当地2023年相关数据显示,全县拥有26.8万头牦牛,3.5万只藏羊,3156.77万亩天然可利用草场。

今年3月,睢宁县总工会、经发局收到江苏省总工会发来的通知,呼吁加强2024年度东西部协作治多消费帮扶工作。

为此,睢宁、治多两县联动,睢宁县总工会、经发局统筹协调各单位组织对口帮扶购买需求。

不出一个月,采购治多县消费帮扶产品计划表制定完成,睢宁共29家政企单位积极报名帮扶,共采购18种治多县农特产品,采购金额共计74.53万元。睢宁县总工会工作人员杨建秋向记者出示了一本明细账,上面记录了各类帮扶产品:阿米雪雪山咖啡、牦牛肉、藏羊肉、蕨麻、冬虫夏草、珠姆寿酒……“全都是稀罕货,平时想买都买不到。”杨建秋说。

5月9日,治多县产业园区格外热闹。发往睢宁的订单,已经备货完毕,正在装车。发车前,治多县副县长旦增求培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睢宁为促进东西部协作开展消费帮扶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用旦增求培的话说,“睢宁以实际行动,助力治多乡村经济发展,并为拓宽治多农畜产品销路提供了重要渠道。”

投桃报李,货车“满载而归”

当扎西江才运送的货物抵达睢宁后,杨建秋和同事赶忙来到冷库配货,通知各单位前来采购治多县的帮扶物资。不出所料,这批高原农特产品受到睢宁人的热忱欢迎。其中,仅牛排的“抢购”量便达到了1500多公斤。

货物分完后,扎西江才收到消息,让他将货车开往睢宁县邱集镇,装一车大米回去。

这是中共睢宁县委常委曹昌魁的提议。曹昌魁的身份有些特殊。此前,他是治多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因睢宁与治多两县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调研,曹昌魁被派到睢宁挂职。

对于治多县的情况,曹昌魁很是了解:“治多县受到高海拔、气候条件等因素制约,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易,本地也不产大米,需要从外部市场购买。”恰好,睢宁盛产优质稻米,“回去顺带捎上一车,不仅能节约运输成本,还能让咱高原的牧民吃上来自睢宁的香米饭!”

互补互利的提议很快得到响应。睢宁慧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准备这份“回单”。他们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挑选了知名品牌“仝海香米”“仝海大米”等品种,并以大幅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折算。

5.3吨大米备货完毕后,仝海米业公司负责人邱冬梅与扎西江才热情攀谈了一番。扎西江才说,在海拔4500米的治多县,青稞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农作物。这让邱冬梅更加笃信,两地的消费帮扶行动,同样也给睢宁带来了机遇,“将来睢宁地理性标志的大米也能走向3000公里外的青海省治多县人的餐桌,蒸腾米香。”

标签:
责编:郭玲玲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