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近年来,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积极顺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整合法律顾问、心理医师、司法调解等多方力量,通过讲法说理、用心用情,让法治的阳光消融矛盾的坚冰,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情感纠纷、财产损失、矛盾误会……在环城街道设立的“马传亚工作室”内,固定每周二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司法服务,常驻值班律师们会碰到各式各样的事件缘由,他们通过“剖理、讲法、论情、论事”耐心解答每个问题,让来访群众以多维视角审视问题、解开心结。
“夫妻间要多沟通,多交流。婚姻不仅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更是双方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要及时沟通,不能因冲动而让婚姻产生裂痕。”在一次婚姻纠纷调解中,值班律师袁玲细心劝解道。面对来访夫妻因争执而互相僵持不下的场面,袁律师耐心地安抚好双方的情绪,认真聆听陈述。经过细致梳理,夫妻俩都深刻认识到,和美的家庭生活需要夫妻间多沟通、多理解、多包容。

“张律师,你看我这地板、墙皮、家具让水给泡的,我该怎么让楼上赔偿我的损失。”常驻值班律师张先力边听居民的诉苦边仔细端详照片细节。由于双方多次协商未果,“马传亚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联合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征询双方意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解读缘由、分析法律关系、辨明利害,成功缓和这一邻里矛盾,最终双方就赔偿达成一致。
“街道立足工作室积极联动‘三官一律’,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新阵地,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思维和能力,架好‘连心桥’,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工作室负责人马传亚表示。
一次次全力调解,既是对沟通技能的磨砺,更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实践。这些努力不仅帮助了社区居民解决好生活中的烦恼事,也启迪了工作人员在“枫桥经验”的指引下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工作方式和方法,让温暖的人间真情在破冰后重新涌流。(杜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