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沛县公安局在省、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在全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同时,围绕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积极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新政策新举措,切实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彰显出来徐州公安“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优良品质。
携手共建有亮度
2024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沛县公安局正阳派出所所长罗芳就来到辖区企业,担任多家企业“项目警长”的她有许多事情要一一落实:企业安全制度检查、消防安全培训、职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等等。她认为,派出所主防的职责要求,不仅要履行好公安主责主业,更要推动警企融合,全面掌握企业发展需求和困境,推动经济更好发展。
近年来,沛县公安局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走出了一条问需于企办实事、由点及面解难题的护商、优商之路——“项目警长”。对接全县重大项目,按照建设规格和所属区域,一对一设立“项目警长”,由县局党委班子成员、局属相关部门、派出所长担任“警长”,形成定岗定责、分级包抓的项目服务体系。同时选派一定数量民警担任专兼职警企联络员,做好常态联络走访服务、全面准确掌握情况、落实“一企一档”精细化管理、及时汇报意见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等工作。
实行“项目警长”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搭建起警企联系沟通桥梁,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便民利企有高度
“陈警官,又来走访我们企业啦,前段时间我们差点被骗,还多亏你们帮忙呢!”一家企业的会计在遇见来进行安全检查的社区民警时,激动地说道。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AI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衍生出了新型诈骗方式。这位会计就碰到了这个大麻烦,冒充“老板”声音的电话打到办公室要求转账大额转账汇款,平日里接触过不少反诈培训的他感觉不对劲,立马寻求警企联络民警的帮助。在得知情况后,民警立刻展开调查,在第一时间介入干预,成功组织了诈骗案件的发生。这是警企联络机制发挥作用的缩影,也是公安机关维护企业和群众财产安全,及时止损的重要体现。
沛县公安局县局党委多次开会研究讨论,要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研究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的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推动了户政业务“跨省通办”、行政许可办理等事项“一网通办”,充分利用“全省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平台”“徐州市服务企业平台公安专栏”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沟通畅联渠道。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便民利企举措,传递出了沛县公安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也用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赢得了信赖和支持。
打击犯罪有力度
打击各类侵害企业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沛县公安局常态化开展对企业的隐患排查、问题整治,强化企业周边治安秩序维护,最大限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秩序。
一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盘踞在重点行业领域强买强卖、插手企业经济纠纷的黑恶势力。二是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对涉企案件做到快侦快破,例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等。三是强化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打击,帮助企业提升内部职务犯罪风险防范能力,全面设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警务联络员,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快速响应机制。
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沛县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探索发展群防群治模式,拧紧护企惠企“安全阀”。由村居委员会、企事业内保组织、网格员、志愿者、专业救援队伍等参与成立的义警队伍,协助派出所开展“夜间巡逻”“拉车门护平安”等行动,进一步促进社会平安稳定。
执法普法有风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新征程上,沛县公安局不断完善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工作规范,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全面规范公安机关涉企执法行为。
在全环节规范公安涉企执法,依托执法办案中心提档升级,建设规范化涉企犯罪报案中心,推动涉企犯罪案件“一站式”受理;推行涉企刑事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努力将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建立健全重大涉企案件挂牌督办机制,密切部门合作,强化行刑衔接,最大程度为企业追赃挽损;推行涉企重大案件“领导领办包案”、涉企违法犯罪“快侦快办快结”、涉企执法行为“理性包容稳慎”3项举措,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创新主体。
沛县公安局各基层所队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公安职责,扎实推动“主动警务”“靠前警务”,将普法宣讲送进企业,做好“开工生产第一课”。今年以来,通过大走访大排查、警企恳谈、安全培训、隐患排查、政策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禁毒禁赌反诈防诈、国家安全保密宣传、防涉众型经济犯罪等安全知识,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守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