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近年来,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四个“着力点”,有效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切实发挥退休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持续“升温增效”。

抓思想建设,做到老有所学。为抓好老党员思想建设,大庙街道各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创新党课形式、丰富老党员教育载体,打造“多元化”特色课堂。华新社区党支部创新建立“10分钟微党课”老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打造“开放式”党课。用“10分钟”的时间,完成一事、一思、一议、一党课。后姚村党支部推出“板凳课堂”,以“分享式”党课讨论集体经济发展、文化惠民和致富技能,为理论宣讲凝聚了人气,提升了效果。安顺社区党支部将“倾听大会”的舞台搬到社区,让老党员们完全摆脱传统会议的紧张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说出心中的想法和建议,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化解矛盾。房亭社区党支部开设“红烛讲堂”,发挥退休老教师党员作用,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抓阵地提升,做到老有所乐。为满足老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安然村党支部围绕寺山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推出“红色体验教育基地”特色活动,开展“沉浸式”情景党课。侯集村党委打造议事长廊、城市书房、百姓大舞台等群众家门口的“文化乐园”,让老党员在家门口议事会有场所,学习有场地。

抓网格聚能,做到老有所用。大庙街道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各领域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调动老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积极建言献策,实现服务管理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房亭社区党支部成立“益网情深”服务队,充分发挥老党员威望和经验优势,调解邻里矛盾和纠纷,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官庄村党支部成立“群防群治”平安志愿服务队,组织网格员、“五老”党员佩戴“红袖章”,每天在小区扫垃圾、捡烟头、管“闲事”,成为邻里间的调解员、红色教育的辅导员、村民安全的守护员,成为官庄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抓志愿聚力,做到老有所为。各村(社区)均成立各类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用自己的经验和威望把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网格的每个角落,以“老”优势展现“新”的作为,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贡献银发力量,真正实现退休老党员“活到老、学到老、发挥余热干到老”的精神。华美社区党支部组建“银领有为”服务队,定期围绕爱心帮扶、环境整治、文艺宣传等重点工作“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当好政策法规“宣讲员”、社区建设“参谋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观察员”。夏庄村党支部组建“运河红”先锋服务队,开展“最美运河”“晾晒家门”行动,由老党员服务专班,对房前屋后杂物进行清理、修剪树木共计200余处,实施“家门口的健身圈”行动。
目前,大庙街道形成了一批退休老党员发挥作用的品牌,这些基层服务品牌在社区建设、居民自治、矛盾化解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接下来将继续围绕退休老党员作用发挥这条主线,组织发动老同志们带头“润物无声”融入基层治理,释放队伍优势效能和整体活力,实现基层治理与退休党员作用发挥同频共振、互融共进。(蒋枭 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