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夏收将至,5月22日一早,在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和畅庄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村干部、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聚在一起商议今年的夏收事宜。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王来伟主任说:“还是按照‘章程’来,今天先初步议一下,各家种了多少亩的早熟品种,大约收割时间,先割的先用,等到了收麦前几天咱们再最终定好。”
有章可循,有言在先,王主任说的这个“章程”还要从去年说起。
2023年,马坡镇的土地流转率达到了80%以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很多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在100-1500亩不等。适度规模经营显现出巨大的集聚优势,农户增收明显。
新模式成效喜人,但也带来新问题:无场地晾晒、无仓库存储、无土地建仓、无烘干设备、无资金投入。如何破解种地大户的五类难题成为和畅庄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2023年5月,马坡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联合农业农村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在和畅庄村开展专题调研,走访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了解问题、集思广益。通过调研,镇人大主席团向相关部门建议:以和畅庄村为试点,由村集体牵头,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合办和畅庄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镇人大又积极向区农业局反映,为和畅庄村申请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争取项目补助资金50万元。
2023年8月,以村集体提供土地、项目补助资金50万元,4家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共同出资,总投入233万元的和畅庄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并于秋收时投入了使用。项目占地8亩,建设钢结构仓储大棚3248平方米,晾晒场、地磅等1800平方米,35吨烘干设备2组。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用于参与合办主体及周边农户的粮食晾晒、存储、烘干,农资、农机存放等,服务本村及周边近万亩粮田。“今年收麦子再也不用怕遇到连阴雨天了,也不愁没地方晒粮食、存粮食了,咱们有自己的仓储大棚和烘干机了。”鹏皓家庭农场的王师傅说道。
据区人大代表、和畅庄村支部书记支前锋介绍,和畅庄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以服务为主,仓储、烘干的价格均低于市场价,有力解决了种地大户的五类难题,也惠及全村及周边村子农户,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每年10万元的收入,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王君 郑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