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养老服务新模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辖区蝶梦社区精准把脉“为老服务”,通过系列接地气、贴民心、有温度的便民惠民行动,让社区老年居民从早到晚都能享受“稳稳的幸福”。
党建+义诊,织密“老有所护”健康网
早上八点半,家住人才家园小区的王玉华阿姨高兴地走进蝶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天在社区里有一场针对辖区老年人的全面健康体检,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项目。现场医护人员细致地为每位老人进行各项身体检查,并普及健康知识,提出生活建议,引导和帮助老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一系列体检结束,王阿姨到早餐点领取早点,“社区想的真周到,体检之后还有免费早餐。”王阿姨高兴地说道。
蝶梦社区考虑到老年居民对于健康咨询的实际需求,充分协调整合周边优质资源,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提供便捷康养服务,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

党建+教育,定制“老有所学”课程表
九点一到,蝶梦社区老年大学舞蹈班准时开课。刚刚体检结束的王阿姨此时正在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着舞蹈动作。而给她们上课的是来自徐州市云龙区老年大学的专业舞蹈教师秦卫红,秦老师耐心指导,学员们也聚精会神,练得十分认真。刚跳完一曲的王阿姨说:“没退休前我就喜欢跳舞,退休之后得知社区开办了老年大学,我第一时间就报名舞蹈课,学到更规范的动作,还能上台比赛,我们跳得更有劲了。”
蝶梦社区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和硬件优势,将社区一楼舞蹈房、二楼多功能会议厅作为老年大学主授课点,配备空调、电视、钢琴、可移动舞蹈镜等设施。自2021年秋季起开始招生,迄今已有3年,每学期开设课程10余种、招收学员近400名,每年组织学员参加各类演出20余场。同时蝶梦社区联合辖区社会办学力量,利用寒暑假空白时段开设太极拳、拉丁舞等课程作为补充,切实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推动“老有所学”行动有特色、出成效。

党建+供餐,开设“老有所养”大食堂
还未到中午,蝶梦社区“老年食堂”已是人声鼎沸,老人们早早来到食堂“占座”。
11点一到,食堂工作人员准时把烹制好的热饭热菜端到保温炉上,老人们纷纷排队购买餐食。“要一份菜花炒肉,一份芹菜香干,再要一个狮子头。”下了课,王玉华阿姨也来到老年食堂用餐,今天这顿午饭总共花费10元。“比自己在家做饭还要实惠,而且方便省事。”王阿姨笑着说道。“这里的菜很对我们老年人胃口,这个狮子头我特别喜欢。”王阿姨的老伴杨叔叔补充道。
据了解,蝶梦社区老年食堂针对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办卡助餐和送餐服务,还根据老人饮食习惯、身体状况进行配餐调整,专门推出符合老年人特定需求、营养均衡、糖油可控的系列餐品,全方位满足老年人一日就餐所需。“我们专为糖尿病老人提供了特定餐食。厨师在日常烹饪中也遵循少油少盐、食物酥软的原则,为老年人健康饮食保驾护航。”社区老年食堂负责人介绍。

党建+服务,打造“老有所为”新阵地
“同学们,长征路上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老英雄徐特立的家风故事……”下午两点,蝶梦社区在校外辅导站开展了一堂“时代长征路,逐梦向前行”科普公益课,王玉华阿姨作为蝶梦社区“五老”代表,现场讲述红色家风故事,激发辖区少年儿童爱党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将继续发挥余热,用行动为青少年引路,为社区治理做贡献。”面对其他人的赞誉,王阿姨谦逊地说。
为充分发挥“云先锋银领力”老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作用,蝶梦社区依托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引导辖区老党员、老干部、居民领袖、文艺骨干等主动带头,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动员更多老年人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治理行动,在理论宣讲、道德示范、便民服务、关爱帮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一道靓丽的“银发”风景线。(鲍秋香 王欣雨 刘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