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五一”假期傍晚,许多市民游客漫步在王陵路上,顺着悠扬的乐声走进江苏模特艺术学校,驻足欣赏由该校江苏梆子班学生带来的露天公益演出;在倒马井“国潮汉风”文化驿站,学唱柳琴戏、拓印中国龙、学说徐州方言,体验南秀北雄的地方文化特色……

连日来,徐州市泉山区王陵街道结合辖区特色资源,持续加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探索,把文化阵地“串”起来,让文化课堂“学”起来,把文化活动办到街头巷尾、送到群众身边。
“这堂化妆课程太棒了!许多技巧跟着网上教学视频不能学到位,今天有老师一对一现场指导,确实掌握了不少‘干货’!”在王陵街道“梧桐之夜”青年夜校第二课结束后,现场的青年仍然热情满满,意犹未尽。
课上,王陵街道团工委邀请知名化妆老师进行美妆授课,从基础化妆技巧入手,详细讲解底妆、眼妆、唇妆等关键步骤。青年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要点,积极与老师提问互动。“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丰富多元,但以往的活动内容单调枯燥,在青年中的知晓率低、参与性不强,因此我们开设‘梧桐之夜’青年夜校,精准对接青年精神文化需求。”王陵街道团工委书记刘飞飞说。

据了解,王陵街道楼宇企业青年职工超900人,辖区内阵地资源丰富。基于此,“梧桐之夜”青年夜校重点在书城、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课程,利用线上问卷方式对课程进行意见征集,最大限度提供精准服务。
截至目前,“梧桐之夜”共开设4期课程,涵盖非遗传习、美容化妆、新媒体运营、心理健康等主题,参与课程青年超50人。“下一步,我们将挖掘和组织辖区内文化传承、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志愿者人才参与到夜校授课中来,引入更加时尚化、年轻化教学内容,通过现场宣讲、文艺演出、读书分享等形式让青年开拓眼界,乐享文化生活。”刘飞飞表示。

在探索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王陵街道广泛联系各方资源,携手社区、校企及相关部门组建更多阵地舞台,征集需求“菜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打造文化惠民新场景。
“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是艰辛探索得来的,永远需要我们弘扬。人民军队的历史发展,是忠诚担当推动的,永远激励我们向前……”5月10日,在位于立达路的党史军史“国防教育一条街”上,徐州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刘涛正热情地为参观者进行讲解,来自王陵街道各行各业的20余名党员群众驻足聆听着党史军史故事。

以“军旗跟着党旗走 铁心向党跟智慧”为主题的“国防教育一条街”从立达路与夹河街交叉口起,向着夹河西街延伸,由两面长80米、高5米的墙体组成,刚一落成便吸引了大批游客群众、学校师生前来参观“打卡”。
墙面上,“永葆蓬勃朝气 永做时代先锋”的标语振奋人心,让人难忘的经典战役、值得敬仰的英模事迹既独立成篇又系统连贯,以照片、浮雕和影视资料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LED大屏上循环播放强军宣传片。“你们这个工作做得好!让年轻人了解党的历史,了解革命故事!”活动中,一位路过的大爷对讲解员竖起了大拇指。
“王陵街道将充分利用辖区这一红色文化资源,深化军地共建,广泛开展学习党史军史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树立拥军爱军思想。”王陵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涛表示。(黄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