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让我们将镜头对准徐矿人看他们专注探索、精益求精,用高品质产品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源头把关 夯实质量基础
一大早,张双楼矿地质测量科副科长杨成和同事来到井下,带着测量仪器,穿梭于各条巷道,采集各项数据,一项项校验、一遍遍核对,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采高、煤层厚度、顶底板起伏等客观因素都可能对煤质造成影响,我们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更新工作面剖面图,为各工区安全生产提供精准的数据保障。”杨成告诉记者。为充分发挥现有产能,该矿坚持源头把关,集约高效组织生产,同时加快推进井下TDS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安装进度,做到矸石少上井、不上井,增加主井有效提升量。
走进华东机械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焊接机器人有序运行,该公司质量监察部质检员赵书东正使用测量工具检查产品,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当前公司正处于加速建设‘智慧工厂’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将产品的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当好品牌‘守门员’。”赵书东说,他们将从质量管控的源头出发,梳理质检工作流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质检标准化。
优秀的企业通过制定标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集团公司重点培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公司积极参与有色金属和增材制造领域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开展增材制造领域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精细管理 筑牢质量防线
巷道成型标准,电缆吊挂整齐,材料码放整齐,标识规范醒目……走进新安煤业公司井下,处处彰显着“标准化、精细化”的身影,这是该公司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的缩影。
精细的管理体现在对质量标准的严格把控上。该公司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保障矿井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样板工程创建,坚持“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全面开花”,提升矿井生产质效。持续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引导全员参与标准化创建……各单位抓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为各产业、各系统、各流程筑牢坚实的质量防线。
称样、检测、计算……一大早,阿克苏热电公司化学实验班又忙碌起来。“化验分析工作是一项高度标准化的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个步骤都精准无误。”班长宫欣欣说。
提质增效 质量创造价值
最近一段时间,徐矿发电公司技术支持部职工李凯特别高兴,由他主导的RKJS创新QC小组为提升锅炉给煤系统测量精准度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得了2023年度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级成果。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产品质量新突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该公司劳模青年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成立QC小组,针对公司生产运行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健全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助力公司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各单位坚持抓源头、压责任、挖潜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效益最大化。
天山矿业公司认真做好优质煤的“分装分运分销”工作,强化回采过程中顶板管理、夹矸处理、煤质化验,做到动态取样,从生产源头提升煤炭质量,提升企业发展质效。
夏阔坦矿业公司认真梳理煤质管理各流程环节,落实煤质追查分析制度,坚持每天一调度、每天一分析、每旬一考核、每月一奖惩,进一步强化煤质管理,提高煤质“含金量”,做强优势产品,做优品牌口碑。
将细节落到每个环节,用品质践行每个承诺,徐矿人用实力展示,品质不止315,更是365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