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矿集团天山矿业公司,活跃着一群普通而不平凡的“铁娘子”。她们虽然不属于井下采煤一线,却每天与乌黑的煤块、矸石打交道;虽然外表柔弱,却将原煤中转运输的重任稳稳扛在肩头;虽然经常面对单位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却始终无怨无悔、报以微笑……她们就是该公司洗运科火车快装班的女工。
“白书凤,快!井口那边又出煤了,你去看机头……宋春玲,你去机尾接收信号……陈燕伟,你留守机房,跟我一起装车……”每天一到岗,班长刘桂兰点过名,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分配任务,随即大家各就各位,进入“战斗”模式。在煤流滚滚的装车机房,女工们各司其职,拉闸、移斗、对位、卸煤、合闸,整个流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短短十几分钟,一节车厢就被装得满满当当,随后在众人护送下,缓缓驶出车站。
“要想效率高,安全第一招!去年一年,我们累计装载发运煤炭345万余吨,无一起责任事故,靠的就是‘意识+责任+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这个法宝。”刘桂兰告诉记者,平日里,班组里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班前会六步法”“3+1排查制度”“岗位流程卡”等规章条款,除此之外,大家“互保联保”都做得特别好。
有一次,班组里一名新人因为不熟悉操作流程,差点弄错箕斗装煤的先后顺序,导致发车延点。同班工友发现后,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帮助分析原因,手把手为新人纠正错误。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名新人装煤的手法越来越娴熟,成了班组里的业务骨干。
在固守安全防线的前提下,该班组还不断钻研业务技能,将精力重点放在装车站的升级改造上。面对原装车系统年限已久,设备老化、厂家无法服务,女工们积极出点子,想法子,主动献计献策,通过对液压系统、电控系统、软件系统的升级改造,有效提高了火车发运系统的稳定性。
“当时正是夏天,煤炭发运量特别大。我们7个人分成两班,白天协助技术人员修改设备电路,晚上突击装煤,一会儿也闲不住。有时给煤机油压上不去,开闸合闸的时间掌握不准,我们就只能把设备切换成半自动模式,一边手动控制电机,一边爬上车厢拿铁锨攉煤,为的就是不让一列车晚点。”刘桂兰回忆说,那段时间大家很苦很累,家里老人孩子也没时间照顾,但为了能让新系统尽快投入使用,大家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一个人请假。
年底恰逢产销旺季,每天到矿装卸煤炭的车次比之前多了一倍,经过全新改造的装车系统正好派上用场。看着煤流像瀑布一样装满一趟趟列车,“铁娘子”们露出会心的微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