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冬训微感悟|徐州鼓楼环城街道:勤学实讲练内功,“形”“色”“味”佳出实效
2024-02-20 21:31:00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香包,别名“香囊”“香缨”。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在汉代就已出现香包工艺,绣工精美,图样生动质朴,兼具药用价值。“形美”“色靓”“味芬”的小小香包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绣花”功夫,2023-2024年度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已拉开序幕,作为基层党员,要汲取本地优秀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助推冬训工作走深走实。

飞针走线,织牢理论学习“底纹”。徐州香包将诸多日常生活情景融入刺绣图案,通过下板型确保香包外观不走样。楚韵汉风、青山绿水、法治场景、节日活动、神话传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可以超越生活,一针一线因同心传承、精工细作而情深意切,党员冬训学习培训也是如此。基层党员冬训理论学习和宣讲,要扎根理论苦练内功、下足“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要强化精准思维,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用活“绣花”功夫讲出风采和亮点。立足群众的“急难愁盼”、总结工作亮点经验,从这些小切口,带领广大党员由点到面学理论、举一反三证理论。党员干部身处基层一线,要“拉紧针脚”“扎稳针眼”,通过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在聆听宣讲、积极宣讲中提升自我,以期能达到处理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助力工作提质增效。

制香调味,把稳正风自省基调。徐州香包的气息微苦、辛温淡回甘,这是因为香包内芯中加入了经研磨混合的十余种中草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传统的理论学习形式容易使人枯燥,要立足实际生活,开拓视角积极参考群众感受到的问题,灵活采用“车轮式”宣讲、党课培训、庭院宣讲、“金句我来说”微视频等方式,让微苦回甘的“草药香”在广大党员群众的指尖心头氤氲。从大寒到谷雨,从寒冬到初春,党员干部要紧跟时令大局变化,有效利用闲暇时间,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庭院宣讲、书记宣讲、“上门送学”等方式,带动党员群众以群力互助的方式、顾全集体和大局的态度凝聚众智。

缝锁整合,激发“头雁示范”效应。在经过手工缝制、缝锁边缘、添加中国结等饰品后,材色香俱佳的徐州香包就制作完成了。除了理论学习,党员冬训还通过“冬训+我为群众办实事”“冬训+新时代文明实践”“冬训+书记项目”等环节“缝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服务困难群体、“一老一小”,完善社会治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让冬训内容更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机,让参加冬训的基层一线党员真正做到学思践悟,让党员群众有更多机会参与体验冬训服务与活动;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环节的“整合”,通过录制党员宣讲微视频、撰写微感悟,开展微分享茶话会、学习达人挑战赛等方式,分析疑难、聚力解题,整合扩大党员冬训影响力,进一步拉近党群距离。

香囊赠君手余香,携书剑去路茫茫。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绣花”功夫、绿色发展、群众路线、问题导向作为党员冬训的精神指引参考,让党员冬训有效、深入发挥与时俱进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广大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陈思羽)

标签:冬训;香包;宣讲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