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心脏支架会“吸收”?徐州仁慈医院成功完成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2023-12-29 10:0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29日徐州讯 金属心脏支架的使用,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支架一旦植入,将永久留存在体内,远期对血管弹性造成一定的损伤,也可能会带来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的风险,成为了冠心病患者排斥支架的主要原因。

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疏通血管,又不会在体内留存异物呢?近日,徐州仁慈医院心血管团队在吴强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顶梁柱”身体里藏了颗炸弹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40岁的王师傅工作忙碌,1年前偶尔出现胸闷的症状,同时伴有心慌、背部疼痛,但几分钟即可缓解,王师傅也就没放在心上。12月初,王师傅的“老毛病”发作的愈加频繁起来,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

胸痛难忍下,王师傅来到徐州仁慈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科室主任吴强接诊后,诊断王师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时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即刻入院治疗。

新技术守护“真心”

入院第二天,吴强带领介入手术团队为王师傅进行了心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前降支近端狭窄80%左右,处在植入支架的临界值上,是否植入支架需十分慎重。但该患者血管病变甚至比严重狭窄的危险等级还要高,前降支血管一旦发生紧急闭塞,可能来不及就医就即刻死亡。”经过严格评估后,吴强建议王师傅植入心脏支架。

年纪轻轻就植入支架?王师傅和家人都接受不了,对于这枚永久留存在体内的金属异物非常排斥。为减轻王师傅的顾虑,吴强结合其冠脉病变的具体情况,经过充分沟通后,决定为王师傅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

术中,吴强带领介入团队使用导丝经患者手部桡动脉进入体内,经过切割球囊等充分的血管预处理,成功为王师傅植入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王师傅胸痛、胸闷症状明显缓解,现已康复出院。

支架怎么降解?

“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体内后,通过3年的降解期,逐渐自行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后排出体外,因此不会留异物在血管内。”吴强介绍说。

生物可吸收支架早期可以提供与金属支架一样的支撑力,但不会对患者造成金属支架植入后永久性的压力与束缚。待支架降解后,血管因无异物刺激引起的炎症反应,其结构以及功能将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生物可吸收支架实现了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过程。患者不用终身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且不影响今后的核磁等检查。

近年来,徐州仁慈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很多重大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提升,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为需要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血管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案。(李世义)

标签:顶梁柱;支架;炸弹
责编:张承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