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徐州讯 架好惠民“连心桥”,解决群众“忧心事”。今年以来,徐州市泉山区柳新镇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急难愁盼问题,从“小切口”着手,把协商议事平台搭到群众家门口,以协商民主寻求基层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做实做细协商为民工作,把看得见的“实惠”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聚焦“人居环境整治”,议出村居美丽新面貌。农村污水治理情况怎么样?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效果如何?“清洁日”制度执行的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镇协商议事会成员实地调研走访各村垃圾清运、沟渠治理以及农村水环境治理等情况,并对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群众进行交流。下沉政协委员、镇村干部代表、党员群众等围坐一起共聚一堂开展基层民主协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活垃圾乱堆乱倒、柴草乱堆乱放、居民参与意识弱”等问题,把协商议事阵地开到农户院落中、环境卫生整治一线,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找准制约农村人居环境的瓶颈问题,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办法和思路,切实做到了在共商中集思广益,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聚焦“公共空间治理”,议出集体增收新突破。长期以来,侵占公共区域、乱搭乱建等一直是乡镇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你占我也占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柳新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各村成立公共空间治理指挥部,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成为该项行动的主体。各村对所有资金、资产和资源全面清查、核实,对遗漏的线索及时登记,梳理问题清单,并根据前期摸排情况多次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由村支两委、组长、民主协商议事会全体成员、村民代表、党小组长及相关承包户或企业主参加,对各类有争议的合同等民主协商解决,鼓励各村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统筹资源,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升百姓福祉。自行动开展以来,柳新镇共清理土地1600余亩,清理合同500余份,新签合同1100余份,共完成增收1260余万元。
聚焦“民生项目实施”,议出群众幸福新生活。始终坚持以接地气、合民意的开门协商方式,探索把协商活动搬到田间地头、村居网格,全面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紧紧聚焦民生事实项目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开展民主协商,努力完成从协商结果转化为治理实效的成果转变,让民主协商“商”出群众幸福感、群众议事“议”出美好新生活。在魏庄小学扩建项目中,各议事会议成员对协商确定的新建辅助楼、新建篮球场、操场以及增设太阳能路灯等内容,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该民生工程按照预期保质保量完成。在柳新镇幸福桥改造工程中,由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周边村组干部、乡贤代表以及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协商议事会议成员,充分利用“有事好商量”这一平台载体,围绕工程实施过程监督以及后期桥梁管理和维护等工作进行深入协商,建言献策,加快推进危桥改造工程有序推进。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柳新镇坚持以“微平台”汇聚民力,以“微协商”收集民意,以“微改造”惠及民生,用力发出“协商好声音”,用心搭起群众“连心桥”,用情答好民生“福祉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