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沂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促进优质资源扩容和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体系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心中有民 做实公卫项目“硬核”支撑
进入漫长冬季,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难熬的季节。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棋盘镇家庭签约医生夏楠楠与志愿者、网格员来到社区里,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免费的健康体检。
“在开展上门体验的过程中,他们会建立并动态更新台账,做实老年人健康体检。对特困、低保、重病、残疾、慢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会提供个性化管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服务。”家庭医生夏楠楠介绍说。
推进公共卫生项目关键在落实。近几年,新沂将十二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融入“微网实格”、下乡入户、进村入组,建立了以家庭医生、党员志愿者、网格员为主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员队伍,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宣传员融入微网实格机制。
健康教育宣传员会利用节假日、医师节、全民健康日等健康主题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下乡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在村社区设立宣传栏等方式,在各社区举行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扎实推进“党建+公共卫生服务”走向深远,用心谱写全民健康新篇章。
创新为本 激发公卫发展蓬勃动力
给老人装上测压仪,各项数据实时传输到手中的平板上,经过后台数据分析,老人的身体情况在第一时间形成了体检报告,辅助医生提供专业化诊疗意见。
“如今在新沂,无论是在村级卫生室,还是家庭医生接诊时,这种智能化设备已经成为了标配。”马陵山镇玄庙村乡村医生邢志近自豪地说道。
在信息化、智能化高度运用的今天,新沂持续加强科技产品投入与使用,让其灵活运用到医疗服务中,为医生在科学诊断时提供数据支撑。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身份证阅读器、额温枪、体重秤、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等设备使用,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采集及共享,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通过系统可查询服务轨迹、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图像信息、服务项目等,实现对项目服务全过程监督。系统投入后,实现数据监控常态化,相较于2020年,全市2023年血压控制率提升4%,血糖控制率提升3%。
健全机制 公卫可持续发展有“医”靠
病有良医,让新沂公共卫生实现了从有到优的华丽蝶变。如何让公卫平稳、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新沂公共卫生人的现实思考。
在资金保障上,新沂足额定时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每年拿出近1亿元的地方财政投入到公卫12大类项目上,让居民免费享受到医疗改革的红利。
今年年初,新沂市出台了《新沂市2023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每季度根据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量及佐证材料发放项目补助资金。乡村医生补助实行“镇考核市发放”制度,在核定服务数量、补助标准以及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由卫健委核算中心直接打卡到乡村医生账户,有效激发了村级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新沂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力争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达到能力基本标准。
幸福的成色,必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在推进公共卫生健康安全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新沂的奋斗之路上,新沂目标明确,将持续推进12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项又一项抓落实,一件又一件强推进,解决一大批社会所需、群众所盼的问题,描绘出越来越清晰的公卫民生图景,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