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8日徐州讯 武新宇是睢宁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陈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做群众的“传声筒”。“贴近群众,传达民意,多办实事”是他的工作追求。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总是尽心尽力,坚持把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当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
当选县十八届人大代表以来,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宪法、代表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业务知识,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武新宇说,“通过学习,使我的履职意识、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也能深刻理解‘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内在涵义,争做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
武新宇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记在心上、落在实处。通过与选民面对面座谈、点对点入户等形式,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与选民心贴心地沟通交流,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他认真收集、记录和登记,并深入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在一次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对324省道机动车辆较多,道路两侧交通标志不完善,无法正确警告和提示驾驶人行车安全。经过和陈井工作站代表们充分调研后,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提出对324省道增加红绿灯、加装道路安全警示牌的建议。该项目实施后,极大地保障了324省道的交通秩序,方便了周边群众的出行。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党总支书记,武新宇带领村两委“干”字当头,从破解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的难题入手。武新宇坚持把生活富裕作为陈井村头等大事,大力推动产业形态与村庄形态同步转变,积极探索农村三产融合新路子,更好实现以产兴村、以产富民。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广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村流转土地4800余亩,规模化经营比例超80%,建成了秋月梨、大蒜、珍珠小花生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建设2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区,带动1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武新宇认为人大代表只有多关心农民,多与农民沟通,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取农民的信任,各项工作的顺利推展才能得到保证。坚持把传承优秀家风作为滋润村民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村级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评选活动,挖掘正面典型、播撒文明种子。同时,武新宇组建以陈井工作站人大代表、道德模范、优秀老党员以及身边好人为主体的新乡贤队伍,累计举办各具特色、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30余场,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真正让乡风文明的认知内化于心、引领知行合一。
对于今后的履职,武新宇充满了信心。他表示,自己不仅是陈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还是县十八届人大代表。身为前者,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切实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职责,团结带领全村人民,不折不扣落实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身为后者,积极参加人大各项活动和人大会议,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充分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