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矿集团党委“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打造‘一核两极千亿徐矿’”专题研讨班上,相关领域领导专家学者围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形势与展望”“传统能源企业低碳化转型”“江苏省非煤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等开展专题培训讲座。
专题培训讲座中,研讨班成员边听边记,深入思考。大家纷纷表示,系列专题培训讲座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长了知识,令人受益良多,深受启发。课后将认真消化吸收,深入践行集团公司战略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抓谋划、抓推进、抓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构建“一核两极”新发展格局、推动业兴家旺新徐矿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李秀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专家风采:江苏省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李秀斌,长期在经贸领域和国资监管岗位工作,负责江苏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曾牵头编制《江苏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理论功底深厚,实操经验丰富,是全国国资国企改革的专家型领导。
培训讲座中,李秀斌回顾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主要成果,阐述了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功能作用,强调要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持续深化完善国企现代化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以及安全支撑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李秀斌对徐矿转型发展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希望徐矿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高站位谋划、高目标引领、高质效推进,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走在前、作表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双传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专家风采: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出版著作23部,8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
授课中,双传学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的深刻内涵”“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为大家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提供了有益指导和智慧启迪。
双传学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鲜亮底色,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重大成果,理论视野之宏大、原创性成果之丰富、世界性影响之巨大,在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强调,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全面性和系统性上下功夫,要在历史性和一贯性上下功夫,要在前瞻性和超前性上下功夫。
张宏:《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形势与展望》
专家风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宏,煤炭经济运行和经济研究领域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煤炭行业)的起草专家,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建议,对煤炭经济运行、行业发展形势有深刻见解。
张宏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思想内涵与政策体系”“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情景展望”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和阐述。他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碳排放经历了低速、快速和减速三个阶段,进入了碳达峰前降速减量时期。
在客观分析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后,他表示,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主体能源和兜底保障能源地位不会改变,要抓住战略机遇,结合企业实际,调整战略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替代。他提出,要推动产业转移,推动资源枯竭煤矿灾害多的矿区主动实施产业转移;要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现有大型矿区加大煤矿现代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生产;要推动产业延伸,促进发展煤基多元产业、煤炭与风光储能等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
林江刚:《传统能源企业低碳化转型》
专家风采: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能源发展业务部主任林江刚,正高级工程师、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认证咨询工程师,江苏省能源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及“双碳”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权威导师。长期从事产业发展、能源类政策研究、能源类课题、能源规划以及节能规划、电力及非电行业煤炭替代等工作,具有丰富的能源类项目及能源规划、课题研究工作经验。
授课中,林江刚从“世界能源格局重构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江苏能源发展前瞻”“徐矿集团有序转型对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和专业解读。他指出,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低碳转型是企业能力部署的机遇。江苏省未来将加快培育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
他建议徐矿集团努力实现煤炭开采可持续发展、做好煤炭清洁利用文章、将ESG战略融入企业管理,推动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重生;着力构建“一核两极”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战略定位,加快培育新发展力量,激活企业绿色发展新动能;认真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建设区外能源基地,提升应急保供能力,扛起能源保供国企硬核担当。
余新明:《江苏省非煤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专家风采:江苏省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余新明,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破冰福建铅锌行业政策限制,实现铅锌行业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先后荣获“地质矿产部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
余新明详细介绍了江苏省矿产资源基本概况、江苏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煤与非煤矿产勘查开发对比、徐矿集团与江苏省地质局战略合作工作进展情况。截至2022年底,江苏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资源总体呈现矿床种类共、伴生矿产地多,单矿种矿产地少;矿床规模中小型居多,大型少;矿床品位贫矿多、富矿少的“三多三少”特征。
余新明表示,江苏省地质局将认真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精神,围绕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不断丰富促进矿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境内外非煤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积极拓展新赛道;增强技术、人才、资源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奋力打造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能源资源保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