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8日徐州讯 到过睢宁县姚集镇张圩林区的人,无不为这里的山多和林茂所惊叹。层层连绵不绝、逶迤叠翠的生态青山林,不仅是姚集镇旅游观光的打卡地、亮丽景区园,也是姚集人民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满山花鸟相伴的公益林,个个森林氧吧园是几代人为之付出艰辛的劳作、栽培和呵护,也是无数护林员为之倾情播爱才使其青山常在、绿林成荫、鸟语花香。现年72岁的陈宜岭就是护林员之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姚集张圩山区人民饱受山洪之苦。肆虐的山洪水下山入田进村,冲坏道路、良田、村舍,造成大面积的地毁苗亡,百姓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乃荒山导致。为此,张圩人民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号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倾尽所能,大规模地开展植树绿化运动,有力地遏制了洪水肆虐。
数以万计的山乡儿女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张圩近60座荒山2万多亩的值林面积的亮丽呈现。为了使这些林木真正发挥效用造福于民,随后护林管林又成了头等大事。那时护林几乎是义务的,缺少费用护管,陈宜岭于1990年11月毅然回乡后一头扎进看山护林中。
刚入行时的护林员共有30多人,大多年轻力壮。由于当时条件差,每天东从清水畔、西至黄山前、北至大同村,东西长十几公里,在如此区域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巡山看林,多靠步行穿梭往返,骑车是很少的,一天到晚几十里路跑下来累得筋疲力尽,被刺槐、荆棘刮得伤痕累累。担子重,责任大,且顾不了家,后来护林员队伍只剩不足10人。

凡接触过护林人都知道,看山是非常辛苦且很危险的。山林草荒多,蛇蝎马蜂常出没于此,被咬伤是常事,冬春季草干物燥沾火就着,在山林救火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护林小队平时大多分散工作,遇到问题就聚到一起想办法解难题,补林添绿、防盗、灭火时会常在一起。
直至2021年,陈宜岭才返回张圩林场,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全部献给了护林事业,“现在的张圩山区旱能灌,涝能排,良田千顷,绿树成荫。人一辈子怎么都是活,留得青山在,不会缺少爱,造福后代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