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用微信‘扫一扫’扫一下这个二维码,然后输入对应的号码就可以借阅书籍了。”日前,记者在新沂市新安街道新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4小时开放的阅读室内,看到志愿者们耐心地向群众介绍借阅方式。随着天气转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阅读室渐渐成为人们晚饭后的好去处。为更好服务群众,新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门安排了夜间志愿者指导群众借阅,而这些志愿者80%由辖区内的自由职业者、网络人士、侨属侨眷等统战人士组成。
为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点亮群众“夜生活”,新安街道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夜模式”,动员当地统战、宣传、文化战线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活动,做到文明实践“不打烊”,共同点亮“夜新安”。
农产品推荐,点亮“夜经济”
日光渐沉,新安街道新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口依然人声鼎沸,一场以“秋享硕果”为主题农产品展销在这里开展。这次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以“农副产品进社区助农便民零距离”为亮点,汇集了各种来自本地农田和农场的优质产品,从新鲜水果到有机蔬菜应有尽有,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们耐心地向提着菜袋子的市民详细介绍各种商品。金秋以来,像这样的活动新戴社区已经开展了9场,夜市经济与惠民便民的双向奔赴,不仅帮助农民实现了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菜篮子的无缝衔接,还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助农增收和惠利居民的双丰收。
百姓大舞台,点亮“夜文化”
每天刷刷网格群,看看附近有没有演出已经成为居民现在生活的常态,新安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征集节目、认真筹备,组织志愿者和各界群众共同参与,举办了43场热闹的晚会,为群众带去文化享受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夜间模式的开启,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在逐渐改变大家以前的生活陋习。以前吃过晚饭,几个人就聚集在牌桌上。如今不一样了,有了晚上的演出,吃过晚饭大家都拎着小板凳过来,一边看演出,一边聊天谈心,邻里关系也比以前更融洽了。”家住福新苑的吴奶奶高兴地说。
夜话小区事,点亮“夜治理”
“车乱停乱放占用公共空间和休闲空间,既影响出行,又降低小区整体颜值,必须规范管理。”化机厂宿舍居民李先生反映。“我家房子的墙面顶部以及周围边角处墙皮脱落,通知物业好几次都没有人过来维修。”御景园小区张大妈说。大家面对着面,你一言我一语,在和平社区组织开展的“小区夜话”活动中,有事敞开说,讨论的停不下来,场面热烈。市府花苑的人防车库如何使用、景润园东墙倾斜如何加固、丰泽园三号楼水表如何改造……居民在一场场“夜话”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不断拓展社区民主协商议事和基层统战工作的触角,构建居民议事小平台,切实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逐步形成了“党组织领导、自治组织搭台、居民广泛参与、多元协同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工作新格局。
据统计,自今年7月以来,新安街道开展夜间活动127场次,参与活动的统战成员达数千人(次)。其中“遇见经典 夜品书香”全民阅读活动、“义路同行 健康永驻”健康义诊活动、“感悟传统文化 剪出传承之花”非遗体验活动等广受群众好评,具有“烟火气”的新场景在全街道遍地开花,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居民夜生活的好去处。
“接下来,新安街道将充分发挥基层统战工作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作用,探索更多‘夜’可能,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辖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阵地。”新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