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尚庆迎 李晨
日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五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铜山的丁丁腔、李氏中医诊疗法、侯氏毛笔三项入围,至此,铜山拥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达7项,市级非遗达22项,区级非遗达142项,通过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以及非遗产品产业化发展等系列举措,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热”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不断推陈出新,焕发新的光彩。
让非遗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夜幕降临,在铜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非遗展示区,围满了前来欣赏的群众,铜山花饽饽非遗传承人刘岩岩忙着和面、压面、造型、塑型,一道道工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搓、捏、剪一个个手法让人惊叹不已,面前简单的面团最终变成了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花饽饽,围观群众看得兴趣盎然,小朋友则在父母指导下动手学。65岁的市民周明海说:“看到这个饽饽,好像回到了童年,勾起浓浓的乡愁记忆。”12岁的小朋友袁瑶瑶说:“从没见过这种食品,简直像看演出,看着都好吃,中国传统文化太酷炫了!”展示区还展示了香包、团扇、葫芦画、石刻、盘扣、面塑等本地非遗作品40多件,让观众大饱眼福。
而在茅村镇举办的迎秋文艺晚会上,本地剪纸作品与现代服装走秀相融合的演出,让观众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去年以来,汉王镇精心打造非遗艺术村落紫山村,40多家非遗作坊进驻乡村,大大丰富了旅游内容,提升了景区人气。
近年来,铜山区不遗余力推动非遗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每年都举办非遗之夜大型展示、演出活动,在城市商圈开设“国风市集”,新时代文明实践镇村行活动都设有非遗技艺体验项目,宣传推介非遗文化,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近年来,铜山举办的各类非遗类文化活动达300多场,十多万群众受到非遗文化的熏陶。”铜山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蔡晟说。
让非遗实现产业化发展
“我们的金丝馓子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北京十大商超,有一半在卖我们的产品。”铜山张家金丝馓子非遗传承人张家生说。
从老一辈挑着条筐、用自行车带着篓子走村串巷沿街叫卖,到第四代的张家生开办馓子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这项已走过100多年历程的传统技艺,如今越发具有生命力。“公司现有3家工厂、200多员工,去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张家生说,“非遗”这张名片,对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打造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他坚持传统工艺不放手,手工搋面、手工盘条、手工炸制,用花生油、芝麻油且一天一换新,从而保障了传统风味和品质,受到市场青睐。“现在公司正积极办理出口许可,让徐州金丝馓子尽快走向世界!”张家生自信满满地说。
和张家生一样,刘集镇的80后刘楠作为徐州桂花蜜三刀等传统糕点制作的非遗传承人,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口味创新。如今,他的胖王爷“徐州老八样”糕点在徐州市区日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成为“网红食品”,目前已经开了15家连锁店。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铜山区注重非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160余项省市区级非遗项目中的20多种饮食类传统技艺都在产业化上进行了探索发展,形成了张家金丝馓子、胖王爷糕点、樊家扦子、高皇羊肉汤等一批知名品牌。
为把非遗产品更好推向市场,铜山区积极搭建平台,建立非遗交易中心,引导非遗产品进中心商圈。泥塑传承人郝凯凯受邀参加大型商超展示、展演,一晚上卖了1000多元,并且找到了如何对接市场的产品发展方向。
“目前,铜山非遗产品年销售额已达近亿元,为非遗的进一步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物质基础。”蔡晟说。
让古老非遗后继有人
现在,丁丁腔传承人孙倩每周都要到利国镇中小学组建的丁丁腔兴趣小组现场指导教学,她说,作为一种地方戏剧,现在能唱丁丁腔的艺人都七八十岁了,如果不好好培养下一代,这项古老艺术终将后继无人。从2013年开始,她就有意让丁丁腔走进校园,还应邀到徐州工程学院等义务宣讲,宣传普及丁丁腔艺术知识。“现在仅利国镇就有四五十名学生可以演出丁丁腔。”孙倩说,“孩子们一穿上戏服,唱、念、做、打,精气神全来了,他们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最大希望。”
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丁丁腔演出队伍是孙倩遇到的最大难题。现在利国镇能够参与正式演出的团队总共只有23人,其中年轻人只有四五人,能独立完成演出的更是凤毛麟角。90后张冠宇是孙倩的重点培养对象。张冠宇在当地钢厂工作,喜欢传统戏剧,孙倩找到他,鼓励他学丁丁腔。在孙倩的精心指导下,现在张冠宇进步很快,已能独自挑起大梁。“丁丁腔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年轻人有责任把它很好地传承下去。”张冠宇说。
铜山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彩玲介绍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从娃娃抓起,铜山区注重搞好传承人教育培训,专门制定传承人考核评定标准,对传承人进行考核,把带徒传艺作为硬性指标,促进技艺传承。“这些年仅我们公司培训出的金丝馓子制作人员就有100多人,他们大多是年轻人,有的学到技术后自主创业,其中已有4人建厂,为金丝馓子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人才基础。” 张家生说。